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过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那时的我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只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上了小学,第一次听到“中国梦”这个词语时,我也并不明白她的内涵,总觉得离我很遥远。但自从成为晚报小记者后,我在晚报上看到了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事情,让我渐渐对“中国梦”有了自己的认识。“中国梦”并不一定要做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一件小事也能很好地诠释“中国梦”。
我们淄博的好同学——张明月,她自己是一个聋哑女孩,但她不仅自强自立,还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从小失聪并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张月。10年间,她无怨无悔地为张月端水打饭、散步聊天,扶着她上下楼梯,自己的右胳膊都累得变形了,却无怨无悔。
长江刚刚发生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那些参与救援的人员身上同样闪烁着中国梦的身影。他们为了搜寻一点点生命的迹象,许多人不眠不休。有的潜水员甚至把自己的潜水器具给被救者穿上,而自己险些被急流冲走。
看到这些,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着。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或许我们现在还小,做不出什么伟大的事情,但我们承担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如果从现在开始,我们认真去学习,珍惜每一个机会的青睐,珍惜每一次秒针的滴答,为祖国未来的强大而做好储备,这何尝不是一个“中国梦”呢?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中国未来的腾飞就不是梦想。
实现中国梦,或许几年,几十年,几百年,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着中国梦,它就会降临。我的中国梦,现在起航!(指导老师侯春兰)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