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袁一军)6月5日,第44个世界环境日。当天,淄博市在市人民公园广场举行集会,庆祝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环境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张少克、市环保局局长于照春先后发言,本报记者作为绿色环保志愿者代表宣读了倡议书。副市长刘东军将一面写有“淄博市绿色环保志愿者”的旗帜授予老年环保志愿者陈一阳手中。活动现场,一群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环保志愿者格外引人瞩目,采访中,记者不禁被这群老人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所深深感动。
陈一阳是现场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两年多以前,老人就开始自发地参与环保活动,具体说,就是巡查猪龙河。老人说,以前猪龙河又脏又臭,污染严重,后来政府投入那么大人力财力对猪龙河清淤改造,猪龙河水变清了,他觉得很高兴,同时又有些担心:这么清的猪龙河能保持下去吗?
就是从那时起,老人常常骑自行车沿着猪龙河巡查,从上游一直到高新区的石桥街道办,都是他的巡查范围。发现河里有垃圾,就用绑着网兜的竹竿捞上来。看到有人往河里扔垃圾,他就上前进行宣传、劝说。在巡查河流的过程中,老人发现猪龙河没有护河墙,一下雨,脏水和乱七八糟的垃圾就都冲进河里了。老人说,他已向有关部门提了建议。
老人不仅自己主动参与环保,还动员身边的朋友、同事也加入到环保志愿者队伍里来,为保护环境发挥余热。至今,经老人动员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的人已有近50位,这些人大都是70多岁的老人。老人曾在新华医院工作多年,光新华医院,他就动员了十几个人成了环保志愿者。
队伍壮大了,老人的目标也大了。他说,他们今后的任务,主要是保护好猪龙河、涝淄河、孝妇河三条河流。
采访最后,谈到对环保志愿者的认识,老人说了这样一段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少用一次性制品,这都是举手之劳的事,但大家都这样做了,养成习惯了,我们的环境就会变的更美好。”
我们每个市民,或许都会从这段话里得到一点启发。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