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保险到期利息“大缩水” 老人质疑被忽悠 本报提醒: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投资理财要谨慎

来源:淄博晚报 2015-06-04 18:09   https://www.yybnet.net/

晚报热线3184500讯(记者李妍)“几年前买的保险,承诺的利息很高,现在咋就缩水了呢?”昨日,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6年前在银行存款时被业务员劝说买了保险不仅利息高还有额外分红,6年后保险到期,没想到承诺的“高息”却大幅缩水。对此,保险公司方面表示,无法核实当时情况,客户签名确认,合同即合法有效。

市民遭遇:期望的高息“缩水”至1/3

今年64岁的刘先生告诉记者,2009年4月份时,他到高新区一家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走进银行营业厅后,一名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一种利息较高的存款方式。

刘先生说,考虑过后他办理了一种名叫国寿鸿富两全保险,每年需要存3.5万元,连存3年,6年后即可连本带息取出。2009年到2011年,刘先生共存款10.5万元,今年4月份存款到期。“当时业务员给我介绍的是年利率是5.9%,并且年底有4%的分红,按照这种利率算下来我的利息要3万多元。”刘先生说,几天前他到所属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取款,工作人员计算后却告诉他,利息一共是1万多元。采访中,记者也得知,刘先生虽然记得当时办理时确实签字确认了,但现在手上却没有纸质合同。

保险公司:难以核实当时情况

昨日上午,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人寿淄博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刘先生的这一情况他们已经了解,该负责人介绍,客户购买保险产品后,公司都会进行回访,而且刘先生购买时也在保险合同上签字确认了。

对于收益低的问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买保险和存款不一样,保险分红受公司经营情况、经济形势等原因影响是不确定的,“会有假定的红利演示,这只是举个例子,但具体利息要等结算时才能知道。”而对于客户刘先生提出的业务员承诺的高利息,该负责人解释称,保险行业业务员的流动性很大,当时办理业务的人员已经离开公司,“也许当时业务员有销售误导嫌疑,但现在已经无法确定当时情况。”

每年的利息具体数字是否有通知客户呢?“前期是有红利通知书寄到客户家里,但大约是2008年、2009年前后银行代办的业务很多,可能有上万单,但业务员只有几人,数量严重不匹配,这个通知后来也没有到位。”该负责人称,客户如果主动到保险公司查也可以得知具体的利息。

市保险行业协会:办理此类业务应谨慎签字

随后,记者联系了淄博市保险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险产品不等于储蓄,利率具有不确定性。“这个利率的高低与当年的金融形势和经济条件有关,很多老年人都缺乏理财知识,只听信保险业务员收益高的说法,并没有意识到购买保险也会有风险。”工作人员介绍,业务员所举例说明的利率只是“预定利率演示”,这种“收益”是假定的。

“市民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向我们投诉,我们会为两方进行协调。”同时,工作人员也提醒,市民需要保留好合同等证据,必要时可走法律程序。

新闻推荐

明天就要高考了淄博五中高三的一个班级统一定制了高考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保险到期利息“大缩水” 老人质疑被忽悠 本报提醒: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投资理财要谨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