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实物可以模仿,唯独文化无法复制。文化提供智慧源泉和精神动力,滋养一个城市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进文化,作出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形成共识、抓好落实。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鲁商文化、孝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渔洋文化、冶铁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诸多地方文化相映生辉,理应在文化建设上“走在前列”。建设文化名城,就是要深入挖掘丰厚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淄博市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擦亮打响齐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显著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文化名城,关键是放大“名”字效应,让齐文化在国内外更有名气,让淄博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更有名气,让淄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名气,提高淄博的内部凝聚力、外部知名度和对优质发展要素的吸纳能力,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互促并进的良好格局。
建设文化名城,既要发挥比较优势,又要坚持问题导向,理清路径和脉络。具体到淄博市实际,要深入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实施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工程,着力打造“齐国故都”、“陶琉名城”等一批靓丽文化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加强高端策划、资源整合和招商引资,尽快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办好文化实事,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实施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保护工程,把齐文化开放、包容、创新、重商的精髓阐发好,把齐文化打造成为淄博的城市名片和金字招牌;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实施文化改革创新工程,释放文化发展活力;实施精品创作繁荣工程,大力支持推介优秀文化作品;实施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建设一支适应文化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实施组织领导保障工程,推动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责任源于文化自觉,行动体现文化自信。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为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