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淄博师专附属中学办学十年系列报道之一 让每名教职工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本报记者 崔葳 通讯员 乔红刚

来源:淄博日报 2015-11-10 02:52   https://www.yybnet.net/

身边的榜样更具感动力量

9月10日,教师节,全体附中人齐聚一堂。

活动的现场,没有鲜花,没有表彰。大家只是静静地聆听,聆听一个“自闭儿童”的成长故事。

“小豪(化名)自幼患有自闭症,虽经治疗,但是效果甚微。进入学校后,发现其有摄影兴趣,我便将其任命为班级摄像师,并且经常与其谈心,带着他一起参与班级活动。慢慢地,小豪发生了改变……”这是王敬帅老师教育叙事的一个片段。语言是如此的朴实,朴实得宛如一颗安静的树。然而,背后那浓得化不开的师爱却令每一个在场的教师禁不主潸然泪下,难以自持。

“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师德建设不能只是简单地谈一些教条,只有融入情感,关照现实,才能有实效。身边的榜样更具感动的力量,从熟悉的生活中就地取材,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次活动的“推手”——边廷涛校长谈出了组织初衷。

附属中学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学校在制定与实施《教师“十不准”》、《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与奖惩办法的同时,注重挖掘校本资源,强化正面教育引导,激发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主人翁精神,促进“闻道敏事,明德润行”的教风形成。

一年一度的“感动附中校园人物”,评于斯,选于斯,成长于斯,闪光于斯。眼见学生家贫,自发捐款为其买炭取暖的体育组老师,粗犷的线条掩饰不住他们的细腻爱心;身兼外事科主任、级部主任、班主任、英语备课组长的路燕老师,虽身怀六甲,反应强烈,但是从未耽误过一次教学工作,教学成绩名列前茅……这样的事例,在附属中学可谓不胜枚举。将这一个个关于爱的故事传播开来,熏陶渐染、润心无声,教师们对于“师德”二字的体味更深。

“岁末,为教师撰写颁奖词”是附属中学的匠心独运。不用红头文件的郑重其事,而由身边的孩子们诉说老师的辛劳付出。“老师,您的鬓边白发是我们的成长记忆”、“老师,此时此刻,我只想叫您一声:妈!”……一张张书写着童言稚语的卡片,凝聚着孩子对教师们的拳拳深情、浓浓爱意。当它们被送到每一位老师的手中之时,再多的案牍劳形都变成了甜,从内心生发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成为负重前行的最大动力。

师德“微”事例是学校师德建设的神来之笔。借助网络化的沟通平台,学校经常性地将身边发生的师德小事向全体教师广而告之,风正气清的正能量就在日积月累中变得厚重。住校学生晚间身体不适,虽素不相识,但第一时间自己开车送学生去医院,垫付治疗费,与家长守候至深夜;数以万计的新教材刚刚到校,没有催促与命令,教师们自发前去卸货搬运……“对于师德这项底线要求,我们要日讲、月讲、常讲,只有这样,才能积善成德,引领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日新、月新、常新”,教学与教师发展部赵红霞主任点出了师德“微”事例的不“微”之处。

校园无小事,事事关师德。注重以身边事迹为契机进行“借题发挥”,让那些平时看起来冷冰冰、硬邦邦的条文,在教师眼里有了温度和柔度,使他们内心没有了抵触,愿意自觉地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行动,就这样“敬业爱生,甘于奉献”成为全体教师的理念共识与行动方向。

给教师搭一架向上的梯

优秀的师德表现不是优秀教师队伍的全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让每一位教师发展好,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而言是一个永恒话题。引领教师克服平庸,走向卓越,是治校理教的第一要务,我们要为教师们搭一架向上的梯。”边廷涛校长如是说。

专业成长学分制成为编制梯子的第一步。学校立足课改前沿,着眼队伍实际,根据全体教师的职称、教龄、年龄以及任教学科的差异,从纵向上的校内教研、校级交流、校外展示与横向上的理论研读、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了体系完整、指标明确、操作清晰、奖惩全面的量化考核机制。“与其说这是评价办法,不如说是指导方针。过去,我们常常有种方向不明的无力感。在专业发展上,大都是懵懵懂懂地摸着石头过河。有了专业成长学分制,就像拿到了一份路线图,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可谓一目了然。”全国数学创新优质课一等奖郭文颖老师尝到了专业成长学分制的甜头。专业成长学分制成就的不止是郭老师一人。当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三者合一”的专业成长理念逐渐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时,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目前,学校获得山东省教学能手、淄博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省市荣誉表彰的近30人,150余人次在国家多媒体教学实验课、省教师基本功比赛、省优质课评选等市级及以上教研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年轻教师居多是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抓好年轻教师,特别是教龄5年以内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边廷涛校长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场合强调推动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建立新老教师的“一对一”帮扶机制,注重师徒之间听评课、教学研的过程化管理、明确青年教师业务素质达标时间表,科学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课改理念专项研习”等活动,引导其以生本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科为对象,边教边学,边学边教,以学促教,以教助学,尽快提升业务能力。胡凌雪,教龄仅仅3年的“黄毛丫头”,硬是过关斩将最后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为拓展教师的个人视野,学校还积极鼓励全体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给教师创造培训机会是最大的福利,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投入不会封顶。”以边廷涛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对于教师们的业务发展十分支持。几年来,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诸多窗口学校都留下过附中教师的学习足迹。余映潮、黎加厚、徐继存等教育大家都亲临学校讲学,为广大教师指点迷津。多次参与校内培训,教学业绩突出的王丛丛老师曾说过:每个附中教师都相信不管现在的水平如何,学校都会帮助全体教师拓展教学视野,了解前沿动态,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使自己飞得更高。

经验+反思=成长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也是专业发展的内因,发挥内因的能动作用,会使教师专业发展更具有生命力。“学校搭建发展平台的根本目标在于转变教师的发展观念,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而经验+反思=成长可谓是最为简洁也最为有效的发展路径。”对此用墨甚深的边廷涛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校长推荐阅读”是他实践理念的重要尝试。在具体实施中,他不仅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等网络平台推荐优秀教育文章,而且带领全体教师一起研读教育名著。荐读初期,部分教师存在抵触情绪,对于书目的阅读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边廷涛校长竟然把发给全体教师的书籍一一回收,对每本书的阅读成果给出了从“A”到“D”的评价,并且与部分投入精力不足的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此次事件,在教师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以后,大家对于理论阅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第56号教室的奇迹》、《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等一批教育教学经典书目成为教师们重要的精神食粮,“爱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附中校园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阅读与反思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学校重视推动全体教师强化教育反思,突出个体经验积累。Blog、Q-Zone等网路平台成为教师们书写酸甜苦辣的心灵家园。各种反应班级管理、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日志,引领全体教师在写作中总结问题、思考对策、明确方向,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目前,学校已编印各类文集10余本,近40人在《教学与管理》、《语文建设》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获得者,被《纽约时报》尊称为教育界的“天才与圣徒”的雷夫·艾斯奎斯先生来到中国讲学。在听闻附中教师的阅读经历后,他给教师论文集做了Foragreatschool,youallmakeadifference(致一所优秀的学校,你们将有所作为)的题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淄博师专附中在治校理教的过程中,以“严、实、新”的要求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在帮助全体教师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声誉也日益提升。

编者按:“毕业时,孩子们能从学校带走什么?都说4年影响孩子一生,我要用什么影响孩子们的人生?”十年前的那个春天,雨意浓重,乍暖还寒,已在教育战线上奋斗20余个年头的淄博师专附属中学校长边廷涛望着斑驳灰暗的教学楼,默默地思索着如何办好一所新学校。他从陶行知先生的话中觅到了答案:“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为此,他诗意地写下了“回归教育真谛,赋予发展自由”的办学理想。围绕这个办学理想,全体附中人经过十年砥砺,十年自新,十年坚持,“让天性有自由的发展舞台,让智慧有自由的表达机会,让学习有自由的选择空间,让才艺有自由的展示秀场”——特色化的办学思路在汗水的浇灌下逐渐开花结果。如今,淄博师专附属中学已经成长为一所社会各界交口称赞的品牌学校。万类霜天竞自由,充分赋予孩子的发展权与选择权,是师专附中十年不变的发展主题,也是学校快速崛起的内在动力。

新闻推荐

淄博市部署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淄博师专附属中学办学十年系列报道之一 让每名教职工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本报记者 崔葳 通讯员 乔红刚)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