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宏观环境持续偏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困难增多的严峻挑战,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积极进取,认真组织实施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二是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新进展。三是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四是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五是社会民生事业实现新发展。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二是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三是一些重大改革还需集中攻坚。四是各类风险隐患仍然不容忽视。
二、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是“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要求的落实年,是集中完成脱贫任务的攻坚年。综合考虑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淄博市正处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实际,全市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保持稳定,实际到账外资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三、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以赴稳增长保发展,确保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定不移地扩大优质投资,集中抓好290个首批市重大项目、113个主城区及全市统筹城建重点项目、13个利用国家政策性贷款项目以及9个国省道改造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济青高铁淄博段拆迁、新区文化中心等PPP试点项目。全力以赴稳定企业运行,兑现落实“工业强市30条”政策,针对困难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着力扩大居民消费,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稳定住房、汽车消费,加快培育发展养老、教育等重点领域消费。切实增强融资保障,进一步提高抵质押贷款比率,支持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建设区域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切实做好大额信用风险处置和复杂担保圈破解工作。
(二)坚持创新引领,建设工业强市,推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争取新华医疗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中德工业4.0示范区、中以淄博创新谷等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和齐鲁创新谷等一批创业创新平台;推动100家企业“机器换人”。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双轮驱动”,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支持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化生产改造;集中抓好150个重点技改项目、76项创新发展重点项目和12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约集聚发展,统筹抓好市高新区、淄博新区、淄博经济开发区、主城区南部区域、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和文昌湖区六大功能板块,鼓励各区县经济开发区确定2-3个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坚持绿色低碳,建设生态淄博,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突出抓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空气异味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实施“绿动力提升工程”,严格能耗增量控制,完成孝妇河流域综合治理任务,推进直排企业污水治理设施升级改造。认真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实施主城区“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工程,抓好四宝山、九顶山等破损山体及已关停露天采石区域的生态修复提升。高质量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四)坚持传承创新,建设文化名城,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田齐王陵遗址公园、齐都文化城联动开发,抓好“齐国故都与齐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动文化旅游融合互动,抓好齐国故都文化游、鲁中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开发;实施“乡村记忆”工程,重点开发提升10个乡村旅游片区。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积极推进中国陶琉馆、科技馆等新城区文化中心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市图书馆新馆管理服务水平;改造提升一批区县重点文化设施,健全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五)坚持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加快淄博新区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中心、新建高中、市中心医院西院区等一批重点公共设施,推进黄金电商产业园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继续完善主城区路网,重点推进西五路南延、鲁泰大道和人民路西延等一批道路建设改造工程。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搞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便民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济青高铁淄博段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支持济青高速、滨莱高速改扩建等一批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改造建设;推进一批供水、供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继续扎实推进17个省、市级示范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吨粮市建设,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
(六)坚持改革开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三最城市”指标体系动态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信用淄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扩面,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范围。积极推进金融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价格改革,全面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全市公交集约化改革。扩大专业化精准招商,以优质增量带动激活存量。深入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动已获得原油进口使用资质的企业尽快实现进口业绩,扩大机电装备、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加快柬埔寨齐鲁工业园区、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园等境外经济园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七)坚持共建共享,加强社会民生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年内实现市现行扶贫标准下7.5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年培训城乡劳动者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85%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稳步提高养老、失业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完善安全监管物联网系统,实现安全责任体系全覆盖。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行依法治访,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