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将重大项目、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园区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扶贫攻坚、优化营商环境、民生社会、干部作风建设“十个新突破”作为2016年的工作重点。
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十个新突破巡礼》专栏,分别对“十个新突破”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或指挥部总指挥进行专访,报道2016年各个新突破的工作思路打算、任务目标、推进措施,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2016年,淄博市共确定重大项目290个,总投资24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8亿元,项目数量比2015年增加100个,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均增长90%以上。
市政府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市长、常务副市长担任,市发改、经信等20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发改委主任沙向东作出承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16年,290个市重大项目全部完备手续;新开工项目175个,项目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100%;竣工投产项目80个以上。其中,上半年开工项目112个,完成投资252亿元;下半年新开工项目63个,完成投资546亿元。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市发改委对290个市重大项目,按照手续办理、开工时间、竣工时间等关键节点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立四项工作重点:
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坚持问题导向,主攻项目开工手续办理、征地拆迁等关键环节。制定重大项目主要手续“服务保障清单”,开设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变“串联”为“并联”,切实做到同步进行、同步推进,确保项目依法合规建设;同时,着力解决好迁占进地、“三通一平”等瓶颈制约,扫清项目开工障碍;优化项目施工环境,严厉打击非法阻工、敲诈勒索等阻碍项目建设的不法行为,最大限度缩短项目落地、建设周期。
搞好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在土地方面,实行重大项目用地联审制度,所需用地指标由市里统一调控、统筹协调解决,做到应保尽保;在融资方面,定期组织重大项目政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重大项目;同时,研究探索财政资金支持市重大项目的途径和办法;优先安排重大项目所需环境容量和能源消耗指标。
落实项目优惠政策,严格兑现淄发(2013)6号文和工业强市30条确定的财政支持政策,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在财政贴息方面,对重大项目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实行财政贷款贴息。在规费减免方面,对重大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扣除应上缴中央和省级部分,按规定减、免、缓征市级以下收费。
做好项目策划储备。结合“十三五”发展重点,同步做好下一阶段的重大项目策划、论证、储备工作,优化完善项目储备库。2016年6月份,对重大项目名单进行一次调整。
据介绍,为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要有新突破”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市级领导挂包重大项目,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督查、一排名、一通报,每年两次观摩点评;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协调会,汇总、梳理、分解项目推进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和办结时限。以考核为手段将工作责任与工作绩效紧密挂钩,调动各方面服务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