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面对新挑战 让教育的视野更远一些

来源:淄博日报 2016-01-21 02:29   https://www.yybnet.net/

□刘绍华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山东省新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台的前奏中,淄博四中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加快教育创新研究,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实现了教育办学的突破式发展。

2015年高考,我校一批本科上线590人,本科上线1308人,全市文理前十名4人,5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我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创新支架式教学模式”课题入选2015年度淄博市教育创新项目,学校团委被团省委表彰为2015年“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诗性德育”被评为淄博市德育品牌。特色教育更是喜结硕果。2015年学生获国家专利12项,3名同学获“淄博市中小学生发明奖”。山东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全国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再创佳绩,我校机器人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学校被授予全国“NOC”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称号。学校足球队获2015年淄博市“市长杯”足球比赛高中男子组亚军,夺得山东省中学生足球联赛全省第四名。7月份,国际部“1+3”美国名校直录奖学金项目,第二届中美班学生全部被美国杜鲁门大学录取并顺利通过赴美签证。新疆内高班工作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中央办公厅调研室赴淄调研中得到充分肯定。

站在“十三五”的起点,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省新一轮高考改革和国家新课程的再出发,回首审视,如何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加快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如何深化素质教育,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持续变革,实现“核心素养”的学科转化?办学过程中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不论新高考还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未变,始终还是指向“人的培养”,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向“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改革的现实面前,挑战中更孕育着变革与创新的巨大机遇。我们要做的就是突破教育探索中行走的惯性,让教育的视野再宽一些,看得再远一些,不断实现教育的多元创新发展。

面对挑战

创新课程才能适应学生的课程需求

山东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核心,就是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这给了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课程设置将真正走向“批发+学生的私人定制”,也将彻底打破以往的文理分科。

面对新高考,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放在核心位置。要立足“核心素养”的转化,不断完善课程规划,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多元课程体系,推进学校课程实现立体化、多样化发展。要立足学生课程需求,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设计多元化的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这也是解决学生差异性问题,实现同质基础上的差异发展的根本途径。

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开齐开全了国家课程,不断彰显着学校办学特色,加快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积极构建以“诗性教育”为核心,涉及“诗性教育”课程、艺术特色课程、创新课程、德育课程等在内的多元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如艺术特色课程中美术的国画、陶艺、扎染、篆刻等教学模块,充分整合课程资源,实现了专业教学、模块开发、校本课程的“三位一体”,促进了学生专业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面对挑战

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做好适合孩子的教育

在新高考背景下,要适应学生的课程需求,实现核心素养的转化,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四个导向:必修课分层教学的变革,选修课走班教学的变革,实践性教学、社团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信息化影响下的教学变革。但不论哪一个方向,聚焦课堂,激励、引领教师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生态,是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换个角度说,要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必须从过去在课堂上“寻找适合教育的孩子”向“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转变,从只关注分数向关心孩子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高校(绿色分数)转变,用“绿色”的教育质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提出“核心素养”,就是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要深化教育创新,加快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持续变革,加大对教学组织形式、分层教学、选课走班的探索力度,让课堂焕发更为强劲的生命活力。

如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推出了“支架式教学”创新项目研究。在“支架式教学”设计中,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教学以预设、学案、目标、问题、合作、教育信息技术等手段为支架,通过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不间断地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智力层面提升到更高水平,使教师的“教”成为学生主动思维、搭建知识体系的有力支撑。“自主、合作、探究”“参与、体验、共享”,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

面对挑战

创新育人平台才能让每个孩子绽放精彩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终身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变革,但又绝非仅仅局限于课堂。素质教育是差异性教育,要不断创新教育平台,让德育管理与课程改革并驾齐驱,使之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的“两驾马车”。要牢固树立“大德育观”,不断完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社团等校园活动,不断完善“自主”“参与”为核心的学生文化,让每一个学生绽放精彩。

在德育管理中,我们坚持“收放”结合:收紧“顶层设计”,把好发展方向;坚决“放权”,推进学生自主发展。如学生的自主评价机制——“成长自助餐”。这种自主评价的班级管理体系,与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接轨,评价细则涵盖了公民素养、道德、审美、健康、学习、交流六大维度。从具体评价标准的设立,到评价机制的运行,再到评价结果的核算,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经营,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站在新起点,展望未来,淄博四中将向着“全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成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齐鲁名校”的目标迈进,实现学校改革发展新的突破。2016年,我们将以“优质特色发展”为抓手,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学校办学模式和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我们将努力适应新一轮国家课程和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加大教育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教育办学质量。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构建“大德育”格局,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加快学校数字化建设,突出信息技术在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作者为淄博四中校长)

新闻推荐

车献梁 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制高点 □本报记者魏廷宝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面对新挑战 让教育的视野更远一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