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回首刚刚逝去的2015年,务实进取的博山水务工作可谓亮点纷呈:
年初,博山水务双喜临门:博山区河道管理工作顺利通过省水利厅专家现场评审,以97分高分名列全省参评区县第一名,被评为“山东省河道执法规范化管理单位”。与此同时,博山区石马水库管理规范高效、运行安全良好,被省水利厅授予“水利工程管理省二级规范化管理单位”;
由国家发改委立项、中央预算内投资、淄博市唯一的博山区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推进迅速,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
投资20万,在全省区县一级率先编制完成《博山区抗旱应急预案》。这将极大地提高博山区的抗旱应变能力和抗旱主动性,科学调度水源,解决供水矛盾,大限度地减轻旱灾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高标准完成全市唯一的山洪沟综合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石马水库管理所顺利通过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考核,在全市水利系统中首屈一指……
一项项沉甸甸的业绩,来自于博山水务人的汗水与智慧,折射出水滴石穿的勤政与实干。
关键词一:民生水务
大旱无情人有情,抗旱攻坚保民生
从前年下半年至去年一年,博山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重大旱情。博山区2015年的降水量比2013年同期减少53%,水库蓄水量仅占总库容28%,山泉多数干枯,机电井出水量不足,严重时全区8个镇、街道、开发区50个村、4.7万人出现饮水困难问题,5.4万亩在田作物受旱,其中17个村上万人需通过拉水、送水解决吃水问题。
怎么办?
旱情就是命令。为切实解决山区蓄水工程建设滞后问题,博山水务局积极对上争取,加快小水源工程建设步伐。争取中央抗旱经费110万元,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用以解决8个村8285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共新建了水窖115座,新打深井3眼,新建蓄水池6座并投入使用;投入119.93万元,按照每人补助100元的标准,通过拉水、送水解决17个村11993人饮水困难问题;争取中央抗旱资金40万元,采取“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办法,用以补助27个村实施打井、新建蓄水池和机井配套等工程;争取市级抗旱专项资金350万元,全程用于抗旱小水源工程建设;全区出现的145个饮水困难村中有127个村实施了抗旱应急小水源工程,现在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20万元,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博山区抗旱应急预案》,以提高抗旱应变能力和抗旱主动性,科学调度水源,解决供水矛盾,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为积极应对旱情,保障全区用水安全,该局组织编制完成了《抗旱应急小水源工程实施方案》,工程总概算2268万元。项目完成将有效缓解当前旱情。目前工程正在全面实施
与此同时,区水务局还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节水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在社会上倡树起了“循环利用、生态节水,改进设施、精细用水,小手大手、共同护水,关‘住\’点滴、似金惜水”的理念,节水型社会建设得到全力推进。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由于抗旱有方,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博山区特别是南部四个山区镇的农业生产并未受到大的影响。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有机猕猴桃基地,源泉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抗旱保果,猕猴桃产量实现了大丰收,收获鲜果700万斤,当地果农实现收入超过4200万元。这其中,博山水务功不可没。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博山水务的另一项惠民工程。众所周知,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区水务局高度重视全区广大群众饮水安全工作,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资金,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博山区2014~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为888万元,共解决开发区和源泉、博山、石马等7个镇15个村庄1796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共建设管网延伸工程2处,单村工程13处,新建200m3蓄水池1座,100m3蓄水池1座,20m3高位水池7座。土方开挖67533立方、石方开挖18938立方,砼路面恢复3295.8平方米,新建阀门、水表井7514座,铺设各类管材219024米,安装各类阀门10045个(套);新建集中供水点10个,更换水泵3套;安装紫外线消毒设备16套。目前已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博山水务人的默默付出。
关键词二:生态水务
围绕山城域情,流域治理惠群众
博山区作为山东省24处纯山区区县之一,辖区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山体岩石裸露多,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道、库塘淤积,工程使用年限缩短,效益降低,全区人均耕地少,严重制约着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为解决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区水务局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想方设法争取到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博山区规划总投资1.2亿元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施工建设中,对上争取到如此巨大的扶持资金,这在山东省共5家,而在淄博市仅博山区1家。
2014年博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赵庄项目区计划总投资3005.6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区投资2005.66万元。工程计划治理坡耕地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2014年的工程已完成。
2015年博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国家项目区计划总投资3005.6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区投资2005.69万元。工程计划治理坡耕地面积8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
实施石马水库灌区改造工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是发展经济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预防水旱灾害、促进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作为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措施,区水务局以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劲头,将此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扎实苦干,务实运作,确保了这一民心工程建设尽快落地生根、惠及项目区的广大群众。
该项目位于石马水库灌区下游,计划在现状渠道中敷设管道,干管总长10.527km,设计灌溉面积1.08万亩,其中恢复灌溉面积0.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43万亩。项目总投资1327.7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100万元,地方配套227.79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基本完工。
加快渔业开发项目建设完成
为充分利用博山区优质水资源,因地制宜在淄河流域发展冷水养殖,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优势产区和产业经济优势,通过工厂化养殖,健全配套设施,拓展养殖功能,区水务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
结合博山区渔业发展实际,经过实地勘察、论证,博山区组织专家编写了《2014年博山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申报书》,申请资金160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项目总占地91.4亩,计划新建标准工业化养殖池5组,面积15000平方米;新建净化池2个,面积5000平方米;购置增氧设备10套,新建主干道路920米,铺设管道2000米,新打深井、大口井6眼并配套相应供电和提水设备设施。在石马水库周边开发集育苗、养殖和观赏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工程。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
高标准建设山洪沟综合治理工程
项目位于博山区池上镇,计划治理河道总长度为4.93km,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清障疏浚,部分河段采用格宾石笼护坡,对现状不满足防洪抢险要求的桥涵重建,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满足防洪抢险需要,恢复河道基本功能。新建格宾石笼护坡3.762km,维修岸墙750米,新建桥涵1座,新建防汛路218米。工程总投资1066万元,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收尾清理工作,准备进行验收。
关键词三:和谐水务
围绕目标任务,兴利除弊济苍生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博山水务局以水生态文明为引领,开源与节流并重、兴利与除害统筹、城乡保障与生态保护并行,全面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有力支撑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博山区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为此,补充完善项目总投资670.25万元,共建设自动雨量站16处,自动水位站17处,图像检测站5处,视频监控站21处,无线预警广播站主站6处,无线预警接收站129处,简易雨量站122处,简易水位站204处,乡镇视频会商系统10套,目前工程已经全面完成。
积极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根据实地调查,博山区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最终确定小山河和杨峪2座小(2)型水库作为此次病险水库范围,通过对坝体等灌浆解决防渗问题,通过加固溢洪道等解除安全隐患,同时保证值班室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共计投资172万元,对大坝放水洞、溢洪道及其它设施进行维修养护。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面完工。
大力推进中小型水库移民扶持
博山区争取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项目,博山区山头街道樵岭前村交通道路硬化工程,投资47.06万元,对长度790米道路进行修复硬化。2015年,争取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中央结余资金,博山区石马镇桥东村饮水水源项目投资30.96万元,新建500m3蓄水池1座,铺设供水管道200米。博山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区人口自然变化结余资金,石马镇芦家台村村内道路建设项目投资34.43万元,修建硬化道路741米。
一个个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是博山水务人扎扎实实的付出。元旦前夕,记者在博山水务局采访获悉,该局有3位职工的家属同时生病。尽管都是些头疼脑热的小病,局长房杰因自己没来得及看望而自言愧疚。他说,“博山水务干部职工都很敬业,大家常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工作上,日积月累就累了家属。这几位家属,就是累病的!”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博山区水务工作将继续紧紧围绕‘北工\’强化服务,立足‘南游\’兴水惠民的工作思路,以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为主线,以水利惠民为根本,以水生态文明为引领,开源与节流并重、兴利与除害统筹、城乡保障与生态保护并行,全面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为建设以‘富裕、生态、文化、幸福、平安\’为标志的‘活力博山、魅力山城\’做出新的贡献,谱写博山水务新篇章。”博山区水务局局长房杰充满信心。
核心提示
2015年以来,博山区水务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牢固把握好“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着力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的总体要求,坚持围绕“北工”强化服务,立足“南游”兴水惠民的工作思路,以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为主线,以水利惠民为根本,以水生态文明为引领,开源与节流并重、兴利与除害统筹、城乡保障与生态保护并行,全面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有力支撑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国家防总督查专员张旭(中)向农户了解吃水情况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连华在博山区领导陪同下,调研博山区水务工作
水利部督查组督查博山区坡耕地项目
省水利厅巡视员梁振洋(中)一行视察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亲情服务,抗旱保民生
勘察水源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山洪沟治理
石马水库灌区改造基本完成
进行水利移民培训
小水库规范化管理
节水宣传进企业
渔业开发项目
新闻推荐
淄博市中心医院以建设“心脏中心”为代表 项目化建设造福百姓健康 □通讯员鲍秀丽本报记者王玉芬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