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淄博市作家陈光奇(笔名野芒)的长篇小说《兵戈·1930》近日出版,这是继《阀乱》、《呼啸北洋》、《兵戈·1929》之后,作者的第四部长篇历史小说。
这部小说与姊妹篇《兵戈·1929》,较为完整地描绘了1930年中原大战的图景。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战火波及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等地,战线纵横千里,世所罕见。战争惨烈至极,前后历时7个月,参战人数150万以上,死伤30多万,百姓伤亡更是不计其数,直接经济损失近七亿。
去年初出版的《兵戈·1929》,故事主要围绕中原大战的起因展开。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手北伐,获得胜利后却因地盘划分与军队编遣问题而矛盾激化,他们先是勾心斗角、磨刀霍霍,最后公开决裂,准备在战场上拼个死活。这部小说出版上市后获得较好反响,曾进入当当网与亚马逊网小说销售榜。刚刚出版的《兵戈·1930》描写的故事紧接《兵戈·1929》。阎锡山与冯玉祥指挥晋军与西北军向着中原聚拢过去,桂系李宗仁也兵发湖南遥相呼应,蒋介石则率“讨逆”大军向北挺进,双方一百多万军队,在陇海、平汉、津浦三线及两湖境内、展开了惊天动地的残酷拼杀。一时间,炮火连天,血流成河,尸横遍地。双方来来回回几番血战,局面起起伏伏多次反复,正在双方僵持的紧要时刻,东北军入关,支持蒋介石,形势陡变,反蒋联军土崩瓦解,蒋介石大获全胜。在残垣断壁、遍地尸骸中,震惊中外的这场大战落下帷幕。
陈光奇的《兵戈·1930》与《兵戈·1929》一样,直接落墨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实有的历史人物身上,创作上力求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创造有机结合,采用点、面、线交织的结构手法,对头绪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事件作了清晰的交代,显示了作者驾驭大题材的功力。同时,作者也对惨烈的战争场面及枭雄的纵横捭阖作了着力渲染,对人物性格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一批历史人物。小说读来具有厚重感,又有趣味性。《兵戈·1930》三十多万字,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吕则征)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