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抓逃神探”张洪凯 □本报记者 李雪 通讯员 李淑娟

来源:淄博日报 2016-02-04 02:24   https://www.yybnet.net/

2015年末,“百日会战”即将“收官”,巡警张洪凯也加紧“收网”。

2015年12月7日,“8·12”杀婴案告破,两名在逃凶手被抓获;

2015年12月8日,“7·15”故意伤害致死案告破,四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2015年12月9日,和谐世纪小区系列入室抢劫案告破;

2015年12月10日,“8·23”持枪抢劫案告破……

短短几天,一天破一案,张洪凯有些收不住手。粗粗一算,自2015年10月10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百日会战”以来,张洪凯共抓获逃犯55人,这一逆天数字,稳稳占居淄博市“抓逃榜”的头把“交椅”。

张洪凯,张店公安分局巡警大队警员。他1999年警校毕业入职,一头扎进基层派出所,内勤、治安、片警……每个岗位都干过,14年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硬功夫。2013年张洪凯调入巡警大队,追逃打流,从此开启他的一段“神探”生涯。

他说:“命中注定,这辈子就跟逃犯磕上了。”

“火眼金睛”

成就抓逃“神探”

2015年9月29日。

还有两天就是国庆节,张洪凯街面巡逻的频率也一下子窜了上来。这天上午10点,当他带人巡至张店人民西路与世纪路路口时,发现正在过马路的一名男子有些面熟。这种“面熟”不是在哪里见过,而是存储在他的脑海中的特定影像,那里有一个专为逃犯而设的“资源库”。

张洪凯立即下车,上前对这名男子进行盘查。做贼自然心虚,几招下来,这男子就露馅了,张洪凯当即把他带回大队审查,果然是一名命案在逃的嫌疑犯。

逮了条“大鱼”,惹来同事羡慕嫉妒恨:“张洪凯这小子难道长了‘火眼金睛\’?逃犯咋老往他怀里撞!”

练出能一眼识逃犯的“神功”,张洪凯有自己的一套“秘笈”。

“我有空就喜欢看在逃人员信息,他们都在我脑子里装着呢。”张洪凯说。在他的车上,有厚厚一沓张店籍或案发地在张店的逃犯信息表,纸张有新有旧,还有的已经被翻烂了。在有些信息表上,还有密密麻麻的补充和加注。

为了便于随时随地查阅,他还把这些信息上传到手机上,时时翻看,烂熟于心。几年下来,他已存储了500余个逃犯的相关信息,包括外貌特征、车牌号、手机号、住址甚至家庭成员的相关情况等,建起了一个庞大的逃犯信息资源库。于是,许多从未谋面的逃犯早已在他这里“挂了号”,他按图索骥,人海寻踪,逃犯在他这里无处遁形。

犯罪分子作案往往离不开车。为此,张洪凯还专门把逃犯名下的车牌号记下来,归类存档,从排查车辆入手,为破案寻找突破口。

2013年9月22日,张店籍魏姓男子因涉嫌票据诈骗被网上追逃,经过摸查,张洪凯发现其名下有一辆车,便牢牢记住了这个车的车牌号及外形特征。10月18日,当他在华光路上巡逻时,在车流中一眼发现了这辆车,并一路跟踪蹲守,最终在一小区里将魏某抓获。面对突然出现的警察,魏某一时半会缓不过神来:“为了躲债,我多次搬家换地方住,就连父母都不知道我在哪,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17年的从警生涯,让张洪凯练就了一种独到的职业敏感。

“事出反常即为妖。对于非正常时间、非正常地点出现的人员要多问问,多盘查。巡逻时随时注意具体情况,见到警车就躲闪、神色慌张,甚至掉头就跑的,往往身上都有事儿。”天天在路上巡逻,张洪凯总结出了辨别犯罪嫌疑人的一套门道。

2015年9月30日,张洪凯巡逻到张店西六路中关村附近时,看到一名男子推着一辆摩托车在路上走,他开着警车刚靠近这名男子,不料,这名男子竟扔下摩托车撒腿就跑。张洪凯立即追了上去,将其抓获。果然,摩托车是偷来的,正推着要去销赃呢。

赫赫战绩,让张洪凯成为同事眼中的“福将”。福自何处?厚积,然后薄发。

“群众路线”

彰显职业智慧

每天上街巡逻,张洪凯有了“职业病”。每到一个居民小区,大脑中的一连串信号就会往外蹦:这个小区里是否有逃犯?他们叫什么?长什么模样?名下是否有机动车辆?从而有针对性地巡逻。而在巡逻的过程中,他和居民都混熟了,热心的大爷大妈们都成了他的“眼线”。张洪凯说:“我在派出所干了十几年,群众工作是我的拿手戏,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要破案,得走群众路线。”扎实的群众基础,让张洪凯破案如虎添翼。

有一次,张洪凯获得一条线索:一金姓逃犯经常在张店潘庄旧货市场开出租车拉货。为了捕捉他的行踪,张洪凯经常到旧货市场转悠,并和市场里的人交上了朋友,在与这些人的交谈中,他大致掌握了这名逃犯的活动规律。有一天,当这名逃犯又在旧货市场出现时,张洪凯立即得到消息并带人迅速赶了过去,将该逃犯抓捕归案。

在抓逃中,张洪凯还善于“攻心战”。

2015年,张店的王某因涉嫌寻衅滋事案被滨州警方上网追逃。临近春节,张洪凯得到线索,王某可能居住在其位于开发区某村的姥姥家中。当天,张洪凯来到王某的父母和姥姥家中,和他们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们做做王某的工作。张洪凯的真诚感动了王某的家人。第三天,被家人说服的王某投案自首。而此时还差4天就过年了。后来,王某的家人找到张洪凯,感激地说:“孩子在外东躲西藏大半年了,我们天天担惊受怕,晚上睡觉也睡不好,现在孩子办了取保候审,我们也能安心在家过个好年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张洪凯说:“抓捕,也是一种挽救。”

倾情坚守

期盼“天下无贼”

巡警大队的工作是四班三运转,一上班就是24小时不眠不休,遇到蹲守抓捕更是几天几夜不能休息。没有规律,生命透支,这对张洪凯来说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我连续办了几个案子,实在太累了。到理发店理发,理着理着就睡过去了。”张洪凯笑道。

尽管如此,张洪凯还是挤出时间,一门心思研究他的逃犯,专注而痴迷。他手机的照片库里,除了儿子的照片,其余全是逃犯的照片。一有空,他就翻手机,成了“手机控”。

“我爱人说我得了魔怔,有时候晚上睡觉做梦也喊着抓逃犯。”一心扑在工作上,家中全靠妻子和老母亲操持,张洪凯对家人满是亏欠。

“去年6月份的时候,对象生病住院,两个多月的时间,都是我妈和我姐姐帮忙照顾,只有晚上我才有空过去,幸亏家里兄弟姐妹多,一直帮衬。”70岁的老母亲心脏不好,张洪凯却因为工作忙一直顾不上给母亲看病,去年9月份,母亲因为心绞痛住院1个月,他也不能时时看护,全靠兄弟姐妹照顾。

天天伴着星星归迎着晨光走,张洪凯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天晚上回家看到的总是娘俩熟睡的背影。周末偶尔有时间在家,孩子就粘着爸爸不撒手。张洪凯的儿子今年5岁,总是喜欢拿爸爸的警帽戴在自己头上玩,说以后也要当警察。有天晚饭后,张洪凯带着孩子出门散步,出于职业习惯,他边走边四处看车牌,孩子马上会意:“爸爸,你又在找犯罪嫌疑人的车吧,我跟你一起找。”

这是一种怎样的遗传?

街面巡逻,不仅要管逃犯的事儿,还要管求助的事儿。

2015年10月3日,张洪凯巡逻至张店西五路与联通路路口时,捡到了一个卡包,打开一看,吓了一跳:里面竟有90多张卡,包括银行卡、煤气卡、身份证等,张洪凯根据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已找不到失主,最后通过一张加油卡辗转找到办卡人的资料,联系上了失主齐女士。齐女士感动之余,当场掏钱表示感谢,被张洪凯婉拒:“我是警察,应该做的。”

憨厚腼腆,不善言辞,生活中的张洪凯显得普通而低调,就像邻家大哥。而当面对逃犯,他就立刻切换成了另一面:动若脱兔,两眼放光,干练而机敏。这时,就该逃犯倒霉了。

倾情坚守,无怨无悔。

张洪凯的梦想是:“抓尽逃犯,天下无贼。”

新闻推荐

淄博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列全省第二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检查消防安全2016-02-05 18:12
评论:(“抓逃神探”张洪凯 □本报记者 李雪 通讯员 李淑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