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畅齐辛民
对联赵长刚
春分张大墨
家家宝贝是花蕊杨慧君
千里始于足下许洪国
琵琶行诗意孙雨田
秋硕苏宗胜
虬松生古岩杨子江
临圣教序杨宏志
海鸥系列之一刘海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浪花一朵。但对淄博书画院来说,却见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默默无闻走向遐迩闻名的辉煌历程。30年,走过光辉历程的淄博书画院,涌现出齐辛民、曾先国、唐秀玲、赵长刚、赵建民、孙雨田、张大墨、杨子江等一批在全国重大书画展事大放异彩,颇具影响的著名书画家;策划筹备承办了诸如“全国名家书画作品展、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等多项影响深远的书画展事;在第十届山东省十艺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中,作品入选数量和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前列……从而助力淄博文化名城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建构全国书画重镇格局
淄博书画院成立于1985年,是一个集书画研究、创作、交流、教育、展览、收藏为一体的学术机构,也系淄博市唯一的政府书画事业单位。
市委、市政府对淄博书画院的成立寄予了厚望,并给予高度重视与支持,书画界各位精英纷纷调入书画院,可谓星光闪耀:张云铸任首任院长,孙雨田、赵建民、曾先国、唐秀玲等任专业画家,并首批聘任40多名院外书画家,阵容之整,人气之盛,前景之广,令人振奋。他们视野开阔,传承创新,不断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针对书画院的实际和当时淄博书画界的现状,新任领导班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制定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聘请全国书画界著名学者、专家来淄讲学,开阔视野,面授精髓;二是组织一批优秀青年艺术家负笈远游,问道全国名家,求学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等权威美术殿堂;三是策划组织了像“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山东省中国画大展”、“山东省晋京展美术理论研讨会”等在省内外影响深远的书画展事。
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淄博书画界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书画事业人才辈出,专业创作硕果累累的时期,齐辛民、曾先国、唐秀玲、杨子江等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入展;赵长刚、秦玉、孟鸿声、耿玉亮、许洪国等在全国性书展中摘金夺银、入围国展……一批中青年书画创作中坚群体,在淄博大地上迅速崛起,出现了一个群星璀璨、百花争妍的崭新局面,使淄博一跃成为山东省的书画重镇,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引领学术走在全省前列
进入21世纪,淄博书画界面临着对“怎样使淄博书画可持续发展?怎样提高书画家的全面修养?”这一新课题的破解。
在充分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淄博书画院提出了“加强传统学习,提高全面修养,理顺各种关系,铸造全国名家”的发展新思路,策划举办了“淄博新世纪书法大展”,包括《经典回眸——近现代名家书法展》、《当代透视——全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上下求索——淄博优秀书法作品展》,出版《淄博书法作品集》和收入淄博十名优秀中青年作者的《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系列作品集》。同时与市美协联合举办了《淄博美术大展》,并出版《淄博美术作品集》,全方位、多视角、较系统地展现了淄博的书画风采,以学术的立场前瞻淄博书画的未来。这种学术性的、探索性的方式,为淄博书画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2年,以赵长刚任院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继承前两届班子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再次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联合淄博市书协、美协,团结院内外书画家,加强全面修养,力推淄博名家,致力把淄博书画院建成淄博书画创作研究的中心、书画交流的中心和书画收藏营销的中心。因此,建设一处可承载这一切的平台——淄博书画院综合楼成为当务之急。于是,经过一番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历时近两年的时间一座5000平米的淄博书画院综合楼拔地而起,从而结束了该院建院20年来无办公地点的历史,搭建起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这一年也成为该院建院历史上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而且,在淄博书画院新院落成之时,传出捷报:在刚结束的全国第十届美展中,唐秀玲工笔画获银奖,另有两件作品入选,实现了淄博美术作品在国展中的历史性突破。
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省举办。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作为“十艺节”的核心展演比赛活动,也系“十艺节”筹备和举办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书画院很荣幸承担起此次活动的组织筹备及具体实施工作。其充分发挥团队优势,群策群力,在尊重创作规律、充分发挥个人创作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实行集体协作,集中力量对作品提升打造。同时,提供创作保障——在创作时间、场地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美术工作者必要的支持。最终,淄博市共有5位画家入选展览。
同年11月24日,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美术馆承办的“喜迎十八大相约‘十艺节\’”首届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评选揭晓。淄博书画院经过近一年的发动、创作,淄博市有18件作品分获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奖,获奖数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
2015年,在第十届山东省十艺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中,淄博书画作品大获丰收,40件作品入选,总数占全省入选作品的15%,入选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前列。
肩负文化名城建设重任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淄博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开放、包容、创新、重商、法治\’的齐文化,已成为我们世代传承的巨大财富。201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把淄博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扬光大,进一步做大做强。书画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淄博书画院作为淄博市书画艺术领域的专业学术机构,在文化名城建设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副市长张庆盈在《淄博书画院建院30周年作品集》序中写道。
据了解,淄博书画院将以建院30周年为契机,继续发挥学术引领、传承创新、艺术交流等龙头作用,引导广大美术工作者深入基层、贴近基础、服务基层,为人民奉献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继续发挥画院美术馆的阵地功用,引进和推出高水平的书画展;积极促成与江苏扬州画院(美术馆)、山东淄博书画院(美术馆)两地书画交流展;筹备策划在山东美术馆举办“淄博书画进省城”展、“齐鲁行”写生作品展、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艺术创作等活动,不断为淄博文化名城的建设助力。
“书画事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好机遇,调整好状态,制定好策略,努力实践,淄博书画界一定具备屹立于全省乃至全国艺术之林的辉煌前景,也一定为淄博市文化名城的建设增光添彩。”淄博书画院党支部书记杨宏志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