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距春节一周时间,临淄依旧在“二次创业”征程上奔跑,在全区加快文化建设工作会上,出台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文化建设“10大工程、20个项目、30条措施”、把文化名城建设具体化、项目化,努力推动全区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争进最前列。
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文化建设,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抉择,塑造提升城市形象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临淄作为齐国故都,历史悠久,遗存浩瀚,1994年已经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围绕“一个定位、四个坚持”的发展蓝图,坚持以文化为魂,中国临淄足球博物馆新馆建成投用,与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成功举办2015齐文化节,开办稷下学公开课,圆满召开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淄博卫星会议,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第二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
翻看实施意见,临淄区既遵循一般规律,又突出自身优势,兼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科学理清思路,精准制定措施,新措迭出,亮点频现。如:创办“稷下学院”,开设“稷下论坛”,设立“稷下学堂”,将稷下学系统化、大众化;打造由齐都文化城教育区、重点博物馆教育区、遗址遗迹教育区组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深化与周边的合作,促进淄河两岸书画市场发展,形成“中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齐都”的市场格局,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画谷”,都非常契合时代新特征,符合社会新要求。
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涉及部门、单位的工作任务全部进行层层细化分解,层层落实责任,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推进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
“送君上马,还需推一把”,临淄区财政设立2000万元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监管到位。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配套区级优惠政策,全部按规定上限执行,对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文化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对小微文化企业,按照费用能免尽免、待遇能优尽优的原则,给予大力扶持,促进小微文化企业放手经营,快速发展。
临淄区捧出的一份份质优量足的“项目蛋糕”,也引起了实力雄厚的大公司青睐,纷纷表示搭乘文化产业顺风车,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要加大招商力度,精选优质商户,组织高端活动,精心培育市场,把临淄古玩城打造成文化产业‘孵化器\’。”临淄古玩城负责人张洪銮说,(下转第七版②)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