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勐通讯员魏金辉崔敏
“民生所望,施政所向。坚持民生优先,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高新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德诚说,高新区将2016年确定为群众满意度提升年,继续加大民生投入,重点抓好12项民生实事,全面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保、卫生等问题,补齐民生短板,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力争在民生建设上实现大突破。
全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设,投资3.43亿元,确保高新区第一中学、第四、第五小学今年秋季投入使用,改造提升第三、第八小学;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名校长、名师、名校”三名工程。高新区多措并举,打造教育发展新高地,让区内孩子享受全市最好的教育。
完善立体多元的卫生服务体系。年内投资5000万元,确保世博高新医院2016年投入使用,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端医疗、康复服务;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增强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规范化;不断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医联体运作模式,依托现有卫生资源,加快康复养老事业发展,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加大对老旧散小区的改造力度;投资70万元,实施背街小巷照明工程,切实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大力提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步行15分钟生活圈,满足群众购物、休闲、健身等生活所需;投资1100万元,完成高新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促进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让群众生活得更舒心。
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东部生态片区为引领,进一步提升花山、黑铁山、九顶山、四宝山、牧龙山、柳毅山等山体的生态恢复水平,将四宝山地区打造成集生态、健身、休闲、旅游、文化、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郊野公园;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北部生态湿地文化公园上半年启动,与高铁站片区的规划建设融为一体,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功能。
持续增强文化软实力。年内启动文化惠民工程——高新区文体科技中心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抓好文化艺术节、节日民俗展演、赛歌会、健身广场舞大赛、消夏纳凉晚会等活动,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确保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高新区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了督查通报制度,制定推进方案和时间表,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月度任务、推进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有序推进。
“淄博高新区2016年民生事业建设工作本着‘群众关心、群众期盼、补齐短板、急事急办\’的原则,研究确定了12项涉及教育、卫生、文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民生事项。高新区将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总投资10亿元的民生项目,2016年计划投资4.6亿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推行‘一个挂包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月一督查,一季度一通报’制度,使项目实实在在落地,让高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陈德诚对2016年高新区民生建设工作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