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永安街街道: 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感人故事 □本报记者 董学宏 通讯员 张兴国 丁素平

来源:淄博日报 2016-03-08 02:17   https://www.yybnet.net/

2月19日,一大早,周村区永安街街道党政办公室走进了一家人,为首的是位女性,手里拿着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一进门就激动地说:“我要找你们的领导,好好感谢下你们单位的丁素平。”

仔细了解,来人原来是街道工会救助的困难职工石红一家人。“她家一家三口,本是小康之家,奈何造化弄人,丈夫不幸患上重病,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这个家也就因病致贫了。”谈起石红,街道工会工作人员丁素平满脸的同情与无奈。

据了解,石红丈夫自患病以来,花掉了家里的积蓄,加上儿子正在上大学,昂贵的学费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石红原是淄博饮料泵厂职工,但现在经济形势下,自己那点死工资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紧要关头,石红想到了工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来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填写了《周村区困难职工救助申请表》,申请救助类别为大病救助。“让人没想到的是,春节前周村区领导、办事处领导先后来我家进行了走访慰问,不仅送来了慰问品,还送来了慰问金,可以说扶了我家一把,让我家过了一个幸福的春节。”说起当时的情景,石红禁不住热泪盈眶。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覆盖服务与时间的“零公里”和“空白点”。在周村区永安街街道办事处的宣传栏里,一封红色的感谢信在冬日的寒冷中让人感到丝丝温暖。感谢信中说,“我衷心感谢你们在扶贫救助困难职工的工作中,认真负责,主动热情,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赞扬和好评。更让我感谢的是丁素平,她那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值得称赞;她那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可敬可佩。”

以群众呼声为信号,关注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体,不留“服务死角”。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千儿八百的大病救助金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困难家庭、困难群众来说,这笔救助金可谓雪中送炭。这样一件小事,只是我们的干部在相关资金的使用与分配中坚持公正、公开原则,赢得了辖区老百姓的认可。当我听到石红一家接到救助金的那一刻说的“幸福感顿时提升了”时,我在想,我们的群众是多么的质朴,永安街街道工会工作人员丁素平由衷地说道。

虽然只是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但它表达了石红一家人真诚的感激之情,也彰显出永安街街道广大机关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而这一切源于街道从队伍管理、制度建设、服务特色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造了一支以竭诚服务为宗旨的基层党组织,一套以心系百姓为使命的街道班子、一群以为民务实为信仰的党员干部队伍。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既是群众对我们干部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办事处工作的认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作室主任韩锋如是说道。

新闻推荐

“小义乌”大项目新变迁 □本报记者周扬

图为项目建设现场...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永安街街道: 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感人故事 □本报记者 董学宏 通讯员 张兴国 丁素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