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希望自己的孩子正直、懂事、礼让。昨日记者从张店区多所学校调查了解到,由于部分家长不注意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校方的很多教育在一个周末就会土崩瓦解,形成了“2>5”的效应。而孩子的积极价值观要再塑,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班主任:孩子的成长需要家校合作
在孩子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和家长应该担任哪种角色?谈及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淄博五中初中年级班主任杨红梅告诉记者,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年级都有思想品德课,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有价值观的培养,学校也会在班会、集体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积极价值观。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让班主任们感到头疼:学校5天的教育有时候抵不上周末2天家长的表现,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就会把孩子的认识引到不正确的方向。
张店铁路小学的张健老师也有同感,他曾经做过调查,三年级某个班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放学后由爷爷奶奶照顾,还有三分之一孩子的爸爸妈妈忙完生意很晚才回家,孩子要么在辅导班,要么跟着老人。时间长了,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挣钱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孩子就会觉得钱是第一位的。其实,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个人能回来照顾孩子,加强亲子交流,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会时常得到正确的引导。
专家提醒:价值观影响孩子一生
“妈妈,你总和我说人活着不要单纯为了钱,但是我看周围的同学,有钱花的都很潇洒。”这是张店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小丽和妈妈的对话。小丽妈妈面对孩子的问题有些无语,为此向老师求教。
价值观是什么?淄博市亲子关系教育工作者王宁军告诉记者,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具体事物价值的看法和观点,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生活中的很多小事,不经意间就会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比如手中有1万元,你会去做什么?有着成长期望的人,会去买书、报名学习。一个希望被别人羡慕的女孩,会去买名牌包。这就是不同价值观的表现,这些行为又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很多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导致孩子的价值观扭曲:崇拜暴力、金钱、权利、关系。
王宁军提醒广大家长,价值观是人一生的坐标,指导着人生方向,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和需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父母的性格、处事态度都会影响孩子。具体说来,0—8岁、9—岁、—岁,都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节点,父母、学校、环境的因素掺杂其中,不能忽视。
孩子应该建立的基本价值观有哪些内容?王宁军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情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家长平时应该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交往群体,注重家庭教育这一关键因素,把孩子当作朋友,信任、赞美、欣赏、积极沟通,引导孩子养成独立、有责任、敢担当、讲诚信、正义等积极的人生观,注意消除抽烟、晚归、推卸责任等不良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受父母的影响太大了。”昨日,淄博柳泉中学副校长孙前华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2>5”效应频现的现象在每个学校都存在。
如何带动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正向教育?淄博柳泉中学想到了微信。如今,该校微信公众号每天除了发送学生活动,“家校教育”板块成了传播正确家庭教育理念的有效平台。孙前华提醒广大家长,家庭里的一件件小事积淀成了孩子人生的大事,高质量的“言传”和满含正能量的“身教”来自家庭环境、父母的知识素养、教育观念、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父母期望、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亲子沟通方式、父母的社会资源等。这些因素都会在孩子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从这一点上说,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晚报记者孙艳芹)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杨飞)近两日,淄博市普遍降雪,让每天上学放学的孩子、负责接送的家长们面临较大风险。为保障中小学生人身安全,昨天中午博山区教体局发布《博山区中小学校停课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