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安监局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的,积极参与“百个科室社会评议”活动,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升。今年前个月,市安监局共受理行政服务事项余件,办结余件,日均办理5件,按时办结率%,无因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等原因造成未按时办结事项,无投诉举报情况发生。该局行政许可科在此次“百个科室社会评议”中取得许可类科室第六名的良好成绩。
领导高度重视,思想认识统一。
市安监局党组高度重视作风效能建设,自觉把“百个科室社会评议”活动作为作风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并成立专门的活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活动开展以来,市安监局领导班子分5个组分别到重点项目实地调研,征求企业对安监局作风效能建设的意见建议,现场解决企业重大项目在安全审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现场研究项目快速推进措施。各分管科室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做到一企一策,优先审查,专人负责,跟踪服务。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实行“一站式”服务。今年7月,市安监局将涉及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商贸等由业务科室办理的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移交到行政许可科统一办理。明确了“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程序要求,实现了从受理、办理到办结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建立了“一窗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制度,明确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及办结时限,对市重大项目的审查予以优先办理、快速办理,所有许可事项除可以当场许可发证的外,一律在5个工作日内颁发许可证书或相关法律文书,进一步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
实行重大项目审查工作挂包责任制。专门印发了《市安监局关于实行重大项目安全审查手续办理挂包责任制的通知》,明确了每一个重大项目的挂包领导、挂包科室和一线挂包干部,并要求每周调度一次、每半月通报一次、每月必须到企业进行现场办公一次。
建立局长与重点项目服务“直通车”。为了及时掌握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安监部门主要领导、挂钩项目的分管领导、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组建了工作交流微信群组。挂包项目的领导干部可以随时过问项目推进情况,即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设单位可以全天候通过照片、文字等形式,把项目建设的现场图片、情况说明等发到微信群里,工作汇报便捷、高效并且“有图有真相”。同时能够掌握了解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助推重大项目安全生产审批提速增效,打通重大项目安全生产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
实行重大项目审查手续办理预告知制度。对于确认需要安监部门办理审查手续的重大项目,按照审批权限,由区县安监局、市安监局具体负责办理审查手续的科室分别向重大项目单位发放《建设项目审查手续办理工作提示告知书》,将办理有关审查手续需要提交的材料及符合性要求、办理地点、咨询服务电话、申报方法及审批流程等内容提前告知每一个重大项目建设单位。
实行重大项目“容缺受理”和“专家预审”制度。实行容缺受理,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安全生产许可审查工作符合有关审批条件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对申请材料完整性及精确性的要求。允许其在取得安全许可手续前补齐其他的漏项、缺项、错项。同时对于申请要件齐全的事项先予以受理,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等技术性资料,安排专家提前进行预审,便于企业同步办理其它有关手续。
创新工作方法,推行网上审批。引导企业使用审批系统提交申请和上传申请材料。纸质材料可以快递或自送至服务窗口,也可以在窗口工作人员到企业进行现场审查时收取,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充分利用“淄博市行政审批系统”网络咨询,使企业足不出户实现与大厅工作人员的网上交流。同时,借助服务中心免费快递服务,主动为服务对象邮寄许可证及建设项目批复文书。
主动承诺践诺,自觉接受监督。制定三个“一律不”,即一律不让企业车接车送,一律不收取任何费用,一律不违规在企业就餐。专门印制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人员承诺书》、《行政许可事项聘用专家承诺书》、《行政许可事项现场核查监督卡》,并将举报电话和举报方式主动告知企业,自觉接受企业监督。实时跟踪回访,由局机关党委对所有许可和执法企业进行全面回访,重点调查了解审批时限、服务态度和廉洁勤政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严肃处理。聘请5名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市安监局特约监察员,对安全监管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社会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安监人员作风的转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承琳通讯员孙璐报道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全市安全生产巡查动员培训工作会议上获悉,即日起,淄博市首次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全面“体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督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