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幸福“爆棚”看皇城 □本报记者 刘淼 通讯员 边鲁峰

来源:淄博日报 2017-01-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在“半里棚”里体验“小火车”运送蔬菜编者按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按照上级要求,春节前后,本报将组织骨干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开展“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并开设专栏刊发相关稿件,全面展示宣传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敬请关注。

一路向东,1月日一早,记者冒着入冬以来最凌冽的寒风,奔赴淄博市东北角的皇城镇,串“棚”去!

春节临近,作为全省重要的蔬菜大镇,这里的生产形势如何,销路是否通畅,价格走势怎样?

走进荣家村刘金山的“半里棚”,一辆满载西葫芦的轨道车从远处驶来。“没办法,大棚长米,不用这‘小火车\’,走一趟得5分钟”,刘金山看出了记者的惊讶。

这座如银龙般卧在田野里的大棚是刘金山创建的月明蔬菜合作社几十个大棚里最长、最大、最先进的一个,占地十余亩,投资近万元,配备电动轨道车、自动放风机、紫外线生物灯等先进设备,却仅需2人就可照看,一天出棚西葫芦余斤。

“即便按照今年这种偏低的行情,3年收回成本不成问题。”刘金山十分自信。“大投入、大产出、高效率,这是目前皇城镇在二次创业大背景下,蔬菜产业调整的方向。”该镇党委书记郭亦华告诉记者。

“没有镇上修的这条荣坡路,我们也不敢修这个全镇之最”,刘金山道出了心里话。“皇城是全国最大的西葫芦产区,西葫芦最怕啥?怕路不好。一是雨雪天泥泞运不出,二是路上颠得磨掉了皮卖不上价。自打修好了路,我们村每个棚每年至少多挣5千元。”

“荣坡路西起淄河边的玫瑰谷,东至青州边界,全长十公里,串起附近万个大棚。”镇长薄刚介绍说。

棚内是百姓的事,棚外是党委政府的事。皇城镇通过流转,整合零散土地每年可新建大棚个,同时出资配套道路、水路、隔离网、监控等设施;协调有关部门,上门办理大棚证,解决菜农贷款难问题;进行统一的品牌宣传,用好“临淄西红柿”和“临淄西葫芦”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目前,皇城镇蔬菜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以上,拥有合作社多家、龙头企业多家,(下转第二版②)

新闻推荐

百姓春晚乐融融

昨晚,由淄博市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主办的“‘清源之夜\’年咱老百姓的春节晚会”在淄博广电大剧院录制,融歌曲、舞蹈、小品、情景说唱、戏曲、相声等为一体的晚会成为每年淄博不可或缺的“年夜饭...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幸福“爆棚”看皇城 □本报记者 刘淼 通讯员 边鲁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