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不能”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李新胜说,淄川区将着力落实“三个不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制定建陶、耐火精准转调方案,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行业治理任务;加快服装新城、海尔新星物流港、大宗商品“互联网+”交易平台等重大服务业项目,扎实推进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着力打造结构优化、质效并举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组群统筹”定位,在产业、交通、生态和公共基础服务方面与中心城区全面对接,统筹推进道路、园区等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省道102、新湖南路新扩建、北京路南延、天津路南延等工程建设;把“三改三建”作为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的重要抓手,集中抓好36个棚户区、10个老旧小区改造,建设3处便民市场,实施城区公厕和停车场改造。强化“三铁”精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和扬尘治理,推进绿动力提升和“一山两河”生态系列工程。
坚持“三个带头”
倡导真抓实干
据李新胜介绍,淄川区将结合“般阳民生”诉求热点,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年内办好总投资11.2亿元的25件民生实事。以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为契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创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万人;加强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建设,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保障标准,不断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加快总投资2.2亿元的淄博师专附属学校、开发区实验学校项目建设,确保7月初投入使用,启动淄川特教中心迁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区医院西院建设,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加快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太河颐养中心,建成5处农村幸福院;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体育公园、文化中心建设,抓好“文化体育云”建设,打造覆盖城乡的“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区委常委班子带头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硬作风,把挑战变为机遇,近期重新梳理区领导挂包清单,完善区领导挂包、值班、带队夜查等制度,明晰挂包责任和目标要求。在推进全区转型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中既当好“指挥员”,又做好“主攻手”。
坚守“五条底线”
确保不出问题
坚守廉政底线。加强党内监督,引导各级干部自觉践行焦裕禄同志“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及时查处作风和廉政方面的突出问题以铁纪管干部、铁腕“零容忍”地查处各种违纪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守安全底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责任,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坚守稳定底线。按照“全域覆盖、全民管理”思路,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等工作机制,打好三年禁毒人民战争,保持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坚守金融风险底线。深化“诚信淄川”建设,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加快推进重点担保圈治理,防止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坚守突发舆情底线。针对苗头性问题,超前预防,坚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应对,确保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处置,始终保持对突发舆情的有效引导,切实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在前列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晚报记者高金霞特约记者闫盛霆)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远程教育站点规范化管理运行水平,市远教中心从5月开始,在全市开展站点规范化创建提升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使全市纳入管理的站点全部达到规范化创建提升标准,站点整体管理水...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