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淄博高新区教育信息技术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变革课堂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呈现着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学校建设了国内先进的未来教室,实现了集团内不同校区间网络同步互动课堂,开展了多门学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打造起‘乐学\’为目标的成长课程体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让孩子站在巨人肩上成长,用科技赢得民族未来发展’。”高新区华侨城小学校长陈忠心告诉记者。
在学校管理中,华侨城小学率先采用“OneNote”软件、OA办公平台把“校长荐读”、“教师荐读”、“管理论坛”等系列专题和学校日常管理融为一体,构建起省时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融合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班级QQ群的各项功能,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多维平台。在办学过程中,华侨城小学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了各科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多方入手,培养了一支专家型的教师团队;建设了最先进的未来教室、数字书法教室、网络教室,整合了海量教学资源,以物联网为支撑实现了课堂线上线下互动的混合式学习……
说起基础教育信息化,陈忠心如数家珍。为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华侨城小学在校园内搭建了“一线三区”的教育学习环境。“一线”即以信息化应用为主线;“三区”分别为“科技创新区”“汉字文化区”“云教学应用区”。同时,通过“微课程支持下的小组合作”项目、“动漫教学实验”项目、“全方位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校园一卡通应用”项目等8个项目的实施,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高新区将教育信息化工作贯穿于全区学校教育管理、教学教研、家校沟通等各个环节,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和其他教育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先后出台了《高新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淄博高新区数字幼儿园建设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给全区校长下发了《关于高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几点意见》。按照全国“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要求,高新区积极推进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结合自身特点开发了“全时、全域、全员、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字化“人人通”的教学教研、家校互通平台。
为促进高新区教育实现高位均衡,从2015年起,高新区先后成立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华侨城小学教育集团、宝山教育集团、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目前,集团化办学的优势逐步显现,领办学校(幼儿园)的教育信息化优势得以顺畅地嫁接到被领办的学校(幼儿园)。从2009年淄博市第一批数字化校园创建开始,到2016年,除1所新建学校以外,高新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创建为数字化校园,创建比率全市领先。
对于未来和关系“未来”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高新区地方事业局副局长邹彬表示,高新区将积极拓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思路,朝着强基础、建资源、重应用的道路上大胆探索,以教育信息技术普及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高新区教育真正赢在“未来”。
新闻推荐
近期,临淄中学师生连获大奖:在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安全教育精品课程”征集活动中,贾强老师的课程获得部级精品课;学校获得淄博市“微课程资源建设先进学校”,于继鹏老师获特等奖;在“淄博市中...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