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谭晓娟通讯员齐志成)这里是集聚历史信息、城市记忆的宝库。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档案馆正以日益开放的形象面向社会,今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0个“国际档案日”,为吸引更多人关注档案、走近档案,昨天淄博市档案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市档案馆在今年“国际档案日”期间开展的系列活动部署情况进行发布。淄博市档案馆今年紧扣“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这一“国际档案日”活动主题,在此期间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档案宣传进社区”、“家庭·档案·记忆”征文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展示淄博市档案事业发展成就,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社会公众将有机会走进市档案馆,亲身触摸历史,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
往事如烟档案永存写下你的“家庭·档案·记忆”
本报“家庭·档案·记忆”征文活动即日启动
“档案馆开放日”为期一周特藏室、清代民国教育档案展不可不看
为庆祝“6·9国际档案日”,淄博市档案馆举办“档案馆开放日”活动,于6月5日至9日向社会开放,开放时间:上午9:00--11:00,下午2:00--4:00。由于档案管理的独特要求,为确保档案安全,市档案局采取预约报名的方式进行参观查档。即日起市民可拨打预约热线3181404或3171381进行预约,届时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淄博市档案馆参观,参观内容有淄博历史展览馆、档案特藏室、查档服务大厅等。其中淄博历史展览馆在一楼,特藏室和查档服务大厅在二楼,工作人员将会为您介绍馆藏档案情况和查档流程,您的老房子土地房产证也有可能在这里被查到。市档案馆地址在淄博市张店区联通路417号,市民可乘坐市内34路、160路、136路公交车,市检察院站下车。
记者昨天提前探营淄博市档案馆特藏室,这里融展、藏、研于一体,以清代、民国、革命历史、建国后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集中展现了档案馆馆藏中最珍贵、最稀有的馆藏资源,突出了馆藏特色与地域文化,彰显了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地理等,特藏室首批入选藏品100多件。同时,作为国家档案局重点档案保护和开发项目的“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将在“国际档案日”期间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全省首家以教育为主题的档案展馆,通过大量老课本、老教具的实物和图片,真实再现了淄博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世间最温暖的事,是两个人从无从交集的人因爱牵手,组成家庭,繁衍子孙,世代不息。世间最浪漫的事,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风风雨雨,守望初心。从家庭诞生的那一刻起,各种照片、视频、家书、日记、证件、票据,便成为家庭成员的集体记忆,记录着家庭生活点点滴滴,诠释着家庭生活的温暖足迹。而这一切,其实就是家庭档案。
往事如烟,岁月无痕,唯有档案永存。我们家中的“家庭档案”其实无处不在,它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一张张成绩单、录取通知书,写下求学的足迹;一份份工作报告、论文,诉说着内心的追求;一张张照片,留下“遗失的美好”。它是我们成长轨迹里最好的沿途风景。再说得详细些,工资条、水电费支出记录、合同契约(财产类),房产证、结婚证、职称资格证书(证件类),家用电器的说明书、保修卡(说明书类),病历、心电图、化验单、体检表(健康类),甚至包括亲朋好友的住址、电话号码、同学录,都属家庭档案的范畴。
为响应国家档案局统一组织的“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活动,淄博市档案局联合本报开展“家庭·档案·记忆”征文活动,您可以围绕“家庭·档案·记忆”这一主题,紧扣淄博发展历程,将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记忆联结在一起,充分反映档案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反映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独特作用,记录讲述淄博人民不懈努力的奋斗史、创业史、成就史。通过个人、家庭、社会的共同记忆,唤起情感共鸣,凝聚社会力量,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届时我们将择优在《淄博晚报》予以刊登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
征文字数要求:千字以内
征文投稿邮箱:zbwbfk@163.com
新闻推荐
三连冠动员起来聚焦问题,从严从实,精准发力,扎实推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晚报讯(通讯员宗禾记者沙红翠)6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动员大会,对创城迎评工作进...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