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圣玺报道
本报讯事业单位必须梳理上报自己的“业务清单”,明确自己的业务范围,并向社会公示。昨天记者从市编办获悉,淄博市以“全市统筹、试点先行、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为工作思路,率先在全省启动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试点,编制、公示了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第一单”,这一创新做法得到了省编办肯定,并在全省推行。今年,淄博市2300余家事业单位法人将全部梳理、编制、公布业务范围清单。淄博市要求,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事业单位业务事项的梳理和编制工作,以正式文件报市事改办审核后向社会公示。年内,淄博市将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对超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进行处罚。
采访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编办主任任书升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需求结构不断丰富和升级,对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等等。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推进,淄博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公益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行业和单位还存在布局结构不合理、社会功能定位不清晰、职能严重弱化或消失、偏离公益服务目标、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公益事业发展。比如前期调研和核查发现,全市有“僵尸”事业单位近百家,占用了大量编制资源。再比如,电子政务机构设置分散,各个信息平台分别由不同业务部门分头负责,管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功能交叉,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又难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鉴于以上情况,淄博市决定从实际出发,切实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机制,规范服务行为,在做好事业单位放权的同时,将统筹兼顾,真正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该管的管住、管好,让事业单位既充满活力,又运行规范,通过实施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精细化监管,切实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今年,淄博市2300余家事业单位法人将全部梳理、编制、公布业务范围清单。
据悉,淄博市还同步出台了《建立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机制加强事业单位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和《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动态调整办法》,切实构建起了事业单位清单化管理机制,解决了事业单位监管管什么、怎么管的困境,真正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益服务。编制清单过程中,对瞒报、漏报的业务事项,将不登记为事业单位“业务范围”,今后,事业单位从事业务范围清单之外业务事项的,将被认定为“超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违法情形,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列入事业单位法人异常信息名录,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情节严重的撤销法人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淄博市共有29752人参加高考,设8个考区,16个考点,1013个考场。据了解,6月7日上午9点至11点30分为语文科目考试,下午15点至17点为数学科目考试,6月8日上午9点至11点30分为综合...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