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店24小时营业,对待大学生和对待流浪汉态度一样”。这一段小文字,我觉得还是有问题,把本来正常的事情,搞得不正常了。
也许出题者的本意是让大家看到,大学生和流浪汉在书店营业员面前待遇平等,值得赞扬。其实恰恰相反。本来正常的一件事,能够拿出来,还是反映出某些人心中的小来。在他的心态中,大学生和流浪汉,营业员完全可以不这样对待他们,对大学生彬彬有礼,对流浪汉漠不关心。
一个书店,能够24小时营业,给大家提供方便,提供各个时间段都可以进行的精神大餐,值得赞赏。书籍是什么,它给我们以自由、尊贵、平等,一个人读书才能去除身上的世俗气,才能站在人类本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才会懂得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在书店这样的地方,还像世俗社会那样,凭衣冠来对待,就太让人失望了。
说实话,虽然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了,在国际的地位也提高了,但是我们依然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也不用把自己的缺点包装起来,不让别人说,唯恐别人说你有病,连医生也不看,那这个病就会永远存在下去。
人人平等的观念,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我们中间,总有那么一部分,也许还是很大一部分人,见到领导,点头哈腰,摇尾乞怜,见到下级,耀武扬威,官气十足。甚至一个看大门的,也如此,见了领导,满面笑容,见了收废品的就横眉冷对。这样的现象我见了不少,让人汗颜。尤其是一部分暴发户,才从底层爬起来的人群,这种做派更加厉害。买个东西呼来喝去,停个车横着占两个车位,动不动就炫富,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有两个臭钱,这样的人就是因为怕别人看不起,所以更瞧不起不如自己的。
还有一点我要说的,对于外国人,我们热情好客是应该的,但是也要讲究分寸,讲究一个度,不可以没有尊严。首先从文字开始,满大街,尤其是房地产的楼盘,大多是洋气的外国名字,难道用中国的词句就没有美感吗?一个日本人丢了个自行车,几乎全城出动,不到几个小时就找了回来,这是友善吗,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有的学校只要是洋面孔就能够有工作,而且待遇优厚。说到底,是一部分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想要平等,那就不分国内国外,谁都没有特权,为什么外国人在中国要受到超国民待遇,必须从国家层面来根除这样的思想,人人平等,不是喊的。
书中有自由,也有尊严和平等,所以不管是我们的治国者还是百姓,还是多读书,读书能让我们平和美好,希望平等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而不是用来写作的。
(淄博市签约作家)
新闻推荐
近日,淄川区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老党员、困难党员家中,嘘寒问暖,送去关爱。图为党员志愿者为老党员接通与子女的视频通话。(孙守利摄)...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