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附近经常有卖竹筒粽子的,对他们有监管措施吗”“我经常出来吃早餐,小摊贩为了不洗碗套上塑料袋,这塑料袋本身安全吗”“在大集上买的黑芝麻,回家洗成白色是怎么回事”……6月11日,淄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谢锡锋带队走进淄博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通过广播传播渠道,回答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热点、难点问题。
“三小”管理日趋规范
对于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点(简称“三小”)的监管是许多市民关心的焦点,如有听众打电话咨询在便民市场上买的火烧,可以放心吃吗?幼儿园附近卖小食品有监管措施吗?等等。对此,市食药监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立民给予了回答。他说,“三小”与民生息息相关,在方便群众生活、传承饮食文化、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这些单位还存在着低、小、散、乱等问题,一旦管理不到位,容易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省人大出台了《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已于6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界定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基本职责和法定依据,依法行政;确立了监管模式和管理服务措施;规定了从事“三小”经营主体的责任及行为规范;设定了法律责任,按照主体责任落实,承担相应法律主体责任。随着《条例》的实施,相信淄博市对“三小”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法制化,让群众吃的更安全放心。
面对微商学会辨别
有听众关心微商卖化妆品问题,对此,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科范科长说,从网络上购买化妆品一定要检查包装上是否有化妆品卫生许可证号,美白产品要有特殊用途批准文号,还要仔细检查产品名称、厂名、生产日期。如果都标注清楚还不放心,就到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查询。如果是进口化妆品,在境内销售必须有中文标签、进口标准文号、备案号,通常在包装的侧面。对于一些微商的产品,使用时效果特别好,停用效果明显不好,有可能有非法添加激素,长期使用这样的产品容易患上激素依赖皮炎,对此,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鉴定。范科长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对于一些小门店卖的进口化妆品,特别是韩国化妆品,由于懂韩文的人相对较少,不好辨别,建议还是谨慎购买。
划定区域合法经营
对于幼儿园学校等附近卖竹筒粽子,早餐用塑料袋装热食品等问题,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科岳科长给予了解答。他说,学校周边200米之内不允许食品摊贩经营,引导他们到划定区域合法经营;对于《条例》负面清单中规定的食品,如婴儿奶粉、蛋糕等食品一律不允许经营;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袋,一定要选择食品级的塑料袋;而对于黑芝麻是否染色问题,当地食药监部门将抽取样品进行鉴定。
食品谣言止于智者
最后,谢锡锋局长还对网络上比较流行的食品谣言给予澄清。他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谣言的传播插上翅膀。网络谣言中45%是关于食品安全的。例如,前段时间流行的棉花肉松、塑料紫菜、塑料大米等谣言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信心。仅塑料紫菜这一个谣言,对福建晋江紫菜行业产生上亿元损失。目前,全国5省已抓获18人制造传播塑料紫菜食品谣言者,山东省青岛棉花肉松造谣者,也依法行政拘留。食品安全方面的谣言,今后网络上还会出现。对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食品方面预防式宣传,将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同步发布,通过专家解读、媒体科普宣传等方式,让公众了解常识,不轻信、不传播、不转发谣言。另一方面,食药监局已经开展“你点我检”项目,广大市民如果对蔬菜、肉等食品不放心,可拿着样品到当地食药监所去快速检验是否安全,还可以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同时,各级食药监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对食品安全谣言进行打击。
新闻推荐
日前,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举行了以“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为主题的校本培训会。围绕“感觉统合的定义、感觉统合失调表现、感统评估级、感统训练实操”四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而专业的讲解与示...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