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30,记者跟随热心市民和志愿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市救助站救助服务大厅、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康复理疗区、住宿区等各个区域。在住宿区,整洁的床单以及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间,让每一位参观者发出啧啧赞叹。记者看到,一家爱心企业正用专业设备给每一个房间进行环保监测,并用仪器进行异味清除。山东清秀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东明告诉记者,流浪人员因为长期流落街头,极有可能携带传染病源,通过进行检测并用专业设备进行清理,防止大肠杆菌、结核病等各类病毒的互相交叉感染和传播,能够有效改善流浪人员生活环境,更好地关爱流浪人员的生存和发展。
救助站的门口就是救助服务大厅,每位需要接受救助的人员,首先要在这里进行个人信息登记,每个人的信息都会被输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全国各地的救助站都可以查询这些人员的信息,百姓也可以到当地救助站查询,看家里走失的亲属是否接受过救助,在什么地方接受的救助。登记完个人信息后,申请救助人员就可以住进救助观察室。记者在救助观察室内看到,房间内放置着4张单人床,床上有干净的被褥和凉席。
记者了解到,流浪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走进救助站,并在工作人员的妥善管理下在救助站正常的生活。为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并送他们回家,是每一位救助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张兴告诉记者,目前淄博市救助站共有61名滞站的流浪人员,“他们目前无法提供自己的确切信息和家庭住址。”
目前,淄博市救助管理站与淄博市蓝鲨儿童救助中心签订“携手合作,让爱回家”协议书,借助蓝鲨公益组织网络平台发布长期滞站流浪人员的寻亲信息,拓展寻亲途径。通过该网络平台互助,已经为3名受助人员找到了家。
市救助管理站有关负责人说,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目的是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国家救助法规政策、救助原则、求助途径等知识,了解救助站日常的救助程序和服务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救助工作格局。
新闻推荐
近日,由德国工商会上海代表处、德国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山东莱茵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为期三天的“德国AHK机电一体化工”项目班,在市高新区“莱茵科斯特双跨培训中心”举行AHK资格认...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