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霞,笔名清风,淄博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2015年市青作协“十佳”青年作家。
五月,那个叫“小满”的孩子来过了,黧黑的皮肤,饱满的额头。他在田间奔跑,给每一棵怀春的苗塞上金色的浆果,给每一个青杏准备上好的胭脂盒。火红的太阳提着裙裾,每天饶有兴致地看田里的稻草人与一群鸟儿的对峙。剪一段光阴深藏,母亲将柴火烧旺,把白米、糯米、红枣和白糖用粽叶包好,下锅。母亲,我又闻到了粽香,每个节气您都为我们虔诚地捧住,您是生命最忠实的信徒,不敢粗陋黑土地的每一点恩赐。您用粗粗的手为我们打磨精细的日子,像那把并不好看的镰刀,庄家熟了都要它来收割喜悦和满足。
没念过几年书的母亲大概不知道屈原、也不知道汨罗江。她只知道敬畏土地、疼爱孩子、还有和孩子一样重要的庄稼。天热了,樱桃红嘴了瓜果腆肚了,庄稼满穗了,虫子也活跃了。母亲的心也被期待和幸福填满了。
母亲很重视端午节,在她看来,庆祝丰收、祈福安康、邻里祝福就是过端午的全部含义吧。母亲每年五月初四一早上山砍来艾叶,街坊四邻都分分,如若有谁出远门了,就会直接给人家往窗台、门框插好。接下来就是端午节的重头戏了——煮粽子。院里生火上灶,母亲先把粽叶煮好,大米、糯米、红枣放清水泡好。炉火很旺,映照着母亲红亮的脸膛,煮好的粽叶满院飘香。很喜欢看母亲包粽子,先选两片绿莹莹的粽叶卷成喇叭口,尖口放上一颗红枣垫底,中间塞满拌好白糖的大米和糯米,最后米上再放两颗大红枣封盖,粽叶在母亲手上娴熟地缠缠绕绕,一个个好看的粽子就做成了。喜欢吃母亲包的粽子,她用撕好拆细的粽叶来缠粽子,原始原味,煮熟了清香扑鼻别有一种味道。也爱学着母亲包粽子,虽然常常包的不严实漏米,还是乐此不彼。只是把包的不好的偷偷塞到小山一样的粽子的最底下,希望母亲不会看到。粽子出锅了,漏得瘪瘪的粽子,一看就是我的杰作,母亲并不说我,只是塞给我她包的结实饱满的粽子。母亲先叫我们围着大锅吃个够,再一堆一堆地分好,姥姥家的、大姐家的、大娘家的、邻舍家的。
端午节天一亮娘就上山拔草了。据老人说,端午节太阳出来前,拔一百把青草回来煮鸡蛋给孩子们吃会消灾避难百毒不侵。我们一早起来,都会吃上绿皮的鸡蛋、香甜的粽子,还有隔壁大娘家送来的江米糕。
时光老去,有些已经褪色成遥远的记忆,只是忘不了那端午节的粽香。后来很不喜欢买来的粽子,他们用丝线缠粽子,总觉得少了那种乡土味。母亲的粽子不一定是最好看的,但它一定胜过世间所有的美味。
简评:在诗意的语言里感受浓浓的亲情,总有温暖的河流融化着冰川,总有白云会飘在蓝天,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新闻推荐
︻马爱红岁月无痕,不知不觉已在淄博生活了20多年,最初在淄川生活了五年,其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张店度过。看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也由青春年华渐渐步入了中年,往事并不如烟,那些过...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