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老年大学里有位热心的班长,名叫王曙华。
王曙华退休前在淄博牵引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张店电机厂)负责工会工作,却很少参加文体活动。2006年退休后有了时间,她想弥补一下自己的“短板”,便来到老年大学开始了“夕阳红再教育”。一开始学过书法、电脑班、烹饪、中医保健,生性好动的她最终坚持学下来的还是太极拳、舞蹈。有学员动作要领跟不上,她常常主动帮助熟悉动作,一来二去大家推选她当班长。现在王曙华除担任舞蹈基础班班长外,还担任着体育初级班和太极表演班两个班的副班长。说起优秀班长王曙华,市老年大学教务科臧科长说:“王大姐是位老班长了,人很热心,学校、学员有什么事找她,没有不行的。”臧科长介绍,教务科现有老年大学现有学员近5000名,而教务科只有工作人员6名。老年大学实行自主管理,各个班的班长协助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称得上是“教务科的名誉职工”。王曙华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班长不是什么行政职务,也没有任何报酬。曾经有学员问王曙华,“班长,学校给你发工资吗?”她幽默地回答“我领退休养老金呀”。
出身军人家庭,王曙华生性豁达,与人交谈总是笑语爽朗。她是同学们信任的知心人、倾听者,班里学员有什么烦心事愿意向她倾吐,她总是耐心倾听,温言宽解。学员亲切地称呼为“王班”或“王姐”,曾有学员由衷地说:“王姐,有你给我们当班长,真是太好了。”
王曙华说,在老年大学当班长应该是一个“三通”,一头连着学校,是遵守校纪校规的示范者;一头连着学员,是学员的知心朋友;一头连着任课老师,是老师的好帮手。说到底,就是为学员服务,为老师服务,为学校服务。王曙华正是以班级服务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班里学员的年龄差距大,文化水平不一,领悟动作有快有慢,为了协助任课老师正常推进课程计划,王曙华经常早来晚走,帮助学的慢的同学一遍遍熟悉动作,规范姿势。每次学校或班里组织活动,不管自己上不上台表演,王曙华都是忙前忙后,帮着借还音响设备、联系排练场地等等诸多琐碎的事务。这些事情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数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下来,王曙华靠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为大家服务的热心、爱心和耐心。
王曙华孝敬老人也是有口皆碑。她家里有三位老人,老父亲97岁、公公93岁婆婆88岁,三位老人的一日三餐、日常起居都需要照顾。哥姐家在外地,弟妹单位效益不好,照顾老人的重担大部分落在了她和爱人的肩上。尽管家里事务繁忙,王曙华却并不觉得在老年大学的无偿奉献是一种负担,她说,“退休后来到老年大学,仿佛重新找到了组织,有一种归宿感、自豪感。国家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平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这里重新找到了快乐和价值,我也将继续在这里活到老,学到老。”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张杨通讯员桑学忠)为普及禁毒知识,提高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6月22日上午,齐鲁石化离退休职工管理办公室雪宫站关工委组织6位“五老”志愿者走进临淄区雪宫小学,举办“远离毒品,...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