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三个美起来”让文明扎根美丽乡村

来源:淄博日报 2017-07-11 10:35   https://www.yybnet.net/

6月24日至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淄博市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作为主战场之一的淄博高新区,通过傅山村、华侨城小学、高新区实验中学和课本博物馆四个观摩点的展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代表以及多家中央、省级媒体记者,以点带面地打开了高新区文明画卷。

忆往昔,乡村田野,荒芜景象倍感凄凉;看今朝,高楼林立,现代化气息朝气蓬勃。畅览文明画卷、沐浴文明之风、吐纳文明之气,与会代表沉醉其中,纷纷称赞。

“傅山样板”

彰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

行走在高新区傅山村,你已然被它吸引:

水苑小区内,独门独院的别墅整齐划一,各类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公益宣传随处可见;

文化宫里,现代化专业教室、多功能演艺厅、室外活动场地一应俱全,公益课程、大型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走进文化中心图书室,书籍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爱好者驻足;

……

看到这些,不禁令人感叹:“这真是美丽现代化的新农村!”一个曾经以小建筑队、小拔丝厂等传统产业起家的偏远小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过150亿元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当初“小打小闹”的小本生意,在今天的傅山村已经被保税物流、能源、制造、酿造、金融、文化产业、餐饮、旅游等符合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产业政策要求的新兴产业所替代。

接到任务后,高新区按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标准,不分昼夜,事无巨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赶制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大型公益广告雕塑,打造了“傅山样板”。

进入傅山村,沿线绿化带干净整齐,基础设施完善,刚刚完成立面综合整治的蟠龙山路面貌一新,新粉刷的墙体,统一制作的广告牌匾,成为傅山村新的风景线。在通往水苑小区的蟠龙山路南侧,以家风家训为主要内容的近20块墙体展示牌让人眼前一亮;在小区正门北侧的“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大型公益广告夺人眼球;在小区内道路两侧的善行义举四德榜、村规民约、文明公约、道德评议会、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家风家训、新农村新生活展示、争做最美傅山人等12块宣传栏将傅山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果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

为增加农村精神文明要素,高新区全面提升傅山文化宫整体形象。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文化宫完成了整体从内部到外墙的整体包装,各项核心要素在文化宫内随处可见。在文化宫门外两侧,8块精致高档的宣传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游泳池北侧,15块精心设计、集中展现“三个美起来”核心要素展示牌,引人瞩目。在文化宫游泳池东侧总长度60米的4块大型公益广告牌,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在文化宫北侧绿化带内设置价值观雕塑小品,要素全面,重点突出,让“三个美起来”在傅山村得到充分展现。

在打造美的环境的同时,傅山村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利用道德讲堂定期开展“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村内现有党员、干部、学生、村民等注册志愿者300余人,形成了文明和谐、友爱向善的村风民风。

“三个美起来”改变了傅山人的理念,“三个美起来”改变了傅山村的村貌,“三个美起来”改变了傅山村的民风。这就是傅山印象!透过傅山印象,淄博高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风貌跃然眼前。

城乡统筹

推动全域城市化建设

乡村之美,人居环境至关重要。淄博高新区工委、管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发展的抓手载体,创新推进路径,集中攻坚克难,聚力推动全域城市化,建设生态宜居科技城。

作为国家级的高新区,不仅要在科技创新上争当全市的排头兵,更要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抒写美丽乡村建设的锦绣篇章。高新区在改善村居人居环境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把科学编制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总纲,统筹考虑人口分布、产业集聚、基础配套和生态环境等,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将高新区规划为“一核四区”,充分利用“多规合一”完善提升高新区城乡发展规划,突出各区域功能定位,主动融入“四位一体”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城乡一体,将所辖55个村居规划为7大居住区,全部纳入城市规划范围,继续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集中精力抓好土地征用、拆迁补偿、政策扶持、建设标准和手续办理,预计年内完成10个村居旧村改造任务,力争2018年底全面完成新村建设,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全域城市化;

——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全力推进辖区内卫生院提升改造,深化医联体建设,实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与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到100%,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规范化;

——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高新区综合档案馆,加快推进博物馆建设,年内改造提升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个,淄博高新区老年大学、书画院、文化宫、文化活动中心开工建设,着力打造“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极大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让广大村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一座城市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经济繁荣、富有魅力、充满活力的现代科技城正在鲁中大地崛起。

内外兼修

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塔,需要打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近年来,高新区主动对标“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三美”蓝图,以创新、和谐、绿色、开放的发展新理念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大力实施村容村貌建设、文化惠民建设、乡村道德建设和移风易俗建设,丰富美丽内涵、打造美丽环境、播撒美丽文化,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唤回乡村淳朴,乡风民风美起来。文明乡村不仅需要环境整洁“外在美”,更加需要文明尚德“内在美”。高新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大力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庭”和以“孝德工程、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目前,辖区55个村居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群众满意率98%以上,真正做到了“民俗与环境同步、民风与发展同行”。公益宣传进村入巷,形成了乡风文明一条街、核心价值观连片展现的靓丽风景;“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孝德之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孝老敬老、厚养薄葬成为真孝道。

整治乡村环境,人居环境美起来。高新区从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入手,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大力实施村容村貌建设,撬动乡村文明行动。按照“竖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要求和保洁员配备标准,切实加强村内卫生保洁、道路清扫、垃圾收集工作,所有村庄实现了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和集中处理,乡村环境得到日益改善,群众乐享宜居生活。

留住乡村情怀,文化生活美起来。高新区将文化元素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文化理念与农村特点、乡土味道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始终把村级组织作为文化小康建设的前沿阵地,按照建成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村级文化活动室、一组文化宣传栏、一座核心价值观雕塑、一套文化器材“五个一”标准,启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村即能享受文化大餐。辖区55个村居全部建有室内外文化阵地,民间剧团20余个,创作编排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200余个,义务演出上千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新风尚。

在描绘“三美”的蓝图中,高新区始终把解决群众反映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水平,真正实现了“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使美丽乡村建设“美如画”。

新闻推荐

山头街道:文化生活遍地开花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文旅之都”建设,博山区山头街道以文化下乡为基础服务群众,以文旅融合为契机转型发展,挖掘自身文化优势,积...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个美起来”让文明扎根美丽乡村)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