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气温持续走高,室外温度一度高达37℃,热辣辣的太阳直射路面,热得让人无处躲藏,稍微一动,就会汗流浃背。高温天气市民尽可能躲在空调屋子里,减少户外体力活动,但我们身边有许多平凡劳动者在烈日下奔走、在高温中忙碌,正因为他们的挥汗如雨,市民才能享受清凉的生活,蒸馒头就是这样一份职业。
黝黑的皮肤,汗水打湿了衣衫,憨厚的脸颊上挂着层层的汗珠,临近中午荆红凯正站在梯子上,双手高举,依次将最上层的笼屉从蒸汽腾腾、热气缭绕的高达3米的层层笼屉中搬下。这时也是潘南社区“罐罐馒头”房的销售高峰。
“蒸汽炉一般是放在店外的,在店内人可受不了。”馒头房老板荆红凯,山西人,今年30岁,与妻子共同经营“罐罐馒头”。“馒头出锅时注意要避着升腾的蒸汽,搬笼屉时动作要快。就这样还是免不了会被蒸汽烫伤。”记者注意到荆红凯的手上贴着胶布,双手也有多处烫伤。“习惯了,这点小伤算不得什么。”荆红凯搓着双手说。
平日里荆红凯夫妇两人要蒸100多屉馒头,天气起来越热馒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气温高人们更倾向买着吃,馒头的销售要比平时多出两成。”荆红凯介绍,“除了在店前卖馒头,我还给几个社区超市配送馒头。这几天天气湿热,每天几乎全身都湿哒哒的。”
据记者观察,虽然现在的馒头房和面、轧面、做馒头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一袋50斤面粉,一天下来,要用去10多袋。这样算来,“罐罐馒头”房一天就要用去600多斤面粉,做3600个馒头,体力上对荆红凯夫妇还是不小的挑战。
他们每天从凌晨四点要忙到晚上七八点,一天下来没有饭点,饿了就匆匆塞上几口馒头,渴了就喝口凉白开,没有时间做饭。“妻子一直想着把孩子从老家接回来,可两人忙起来没时间照顾,想孩子时背着我偷偷地抹眼泪。”
蒸馒头、卖馒头、送货、采购……一天到晚穿梭于馒头房各种工作之间,对荆红凯夫妇来说,馒头房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谈到这几年的打拼,荆红凯直言不怕出力吃苦,如此辛苦,只为将来给家中的父母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晚报记者孟书祥)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郑向锋通讯员焦萍)今年夏天全民健身成果展示大舞台相继开展,在淄博市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的热潮。7月7日,淄博市全民健身大舞台第三期由淄博市散打运动协会承办。本次节目以武术套...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