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3次绿皮小火车每小时前进32公里,与高铁动车相比,它像蜗牛。然而在沿线村民眼中,它却是一趟不折不扣的致富列车。小火车载着驴友们出行,圆着他们的美景梦,也圆着村民们的致富奔康梦。
每周一趟固定“班车”
7053次列车十几个站点在淄博境内,绝大部分位于风景秀丽的南部山区。这些地方山高林密,凉爽宜人。当年为了便于隐蔽修建备战铁路的地方,如今成了景点密集的区域。便宜方便的小火车深得驴友青睐,于爱玲就是其中的一位。
7月19日,于爱玲又登上了小火车。她和同伴们准备从口头乘降所下车,登马鞍山。从四五年前开始,于爱玲每周三都会和同伴们登上小火车,在沿线各处欣赏风景,爬山戏水。
已经65岁的于爱玲,退休后事情不多,她就与同伴约好,每周固定周三乘坐小火车外出游玩。“沿线所有景点我都去过了,哪个季节去哪里好看,哪里有值得欣赏的美景,基本我都知道。”
固定的“班车”之旅,还给于爱玲带来了小名气。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小火车节目中,于爱玲作为乘客接受采访出镜。“看,这就是那时候的照片。”于爱玲指着手机里的照片对记者说。
小火车在铁路上前进,旁边的动车组列车一趟趟呼啸而过,满载货物的货运列车或停或行在一旁。唯有小火车与沿线的山水美景,仿佛不受时光冲刷般缓步走过。
沿线村民的致富“快车”
7月19日的媒体在行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毕荣青带领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登上小火车。在小火车上,毕荣青部长俨然成了解说员。她如数家珍向记者们推介小火车及沿线景区和古村落。因小火车而受益的北牟村、柏树村、涌泉村、西石村以及潭溪山景区的负责人,在火车上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要我说,小火车既是慢车,更是我们的致富快车。”淄川区太河镇北牟村书记王士满提起小火车,一个劲的夸赞。
王士满的说法是有根据的。没有小火车的时候,北牟村村民想要到城里,要么走到张庄坐车,8公里;要么到桐古坐车,12公里。赶上冬天下雪封山,公交车不通,村民们进出就只能靠小火车。
对村民来说,更重要的是小火车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王士满举了个例子:“以前都是村民扛着粮食坐小火车到城里卖,村里的特产地瓜也就卖两三毛钱一斤。现在村民在家里,等着乘小火车来玩的人上门买,价格还高,每斤卖到一块五。”
不仅是北牟村,7053次小火车沿线几十个村庄,都因为这趟列车受益。太河镇西石村抓住小火车商机,在村里开设了小火车餐饮住宿的“西石驿站”和观光小火车。潭溪山、齐山等沿线核心景区,收获了大量客流。7053次小火车,正逐渐成为串联淄博南部山区的“金项链”,为***发力,为沿线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文/图晚报记者伊茂林孔晓文赵瑞雪)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11日上午9时,随着最后一片重达100吨的30米箱梁稳稳的安装在支座上,至此,经过143天的连续奋战,S102济青线控制性工程--张博路立交桥210片箱梁全部架设完成,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张...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