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刘家义“淄博一定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全省前列”的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决策部署,近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会同市政府研究室、市科技局等部门,全面分析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先进经验,研究提出了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举措。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成效显著,为淄博市工业经济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撑
淄博作为一个依托资源开发兴起的老工业城市,近现代工业已走过了113年历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全国全省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化工、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冶金等为主的传统产业比重超过八成,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从“十五”开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先后实施了三轮“技改计划”,“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技改投资4624.5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3%以上,全市传统产业规模实力、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大幅提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一)传统产业体系成熟完备,为工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传统产业形成了轻重并举、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完备工业体系,拥有比较突出的产业、产品、市场主体多元化优势,这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都是少有的。其中仅化工、机械、建材冶金三大产业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9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50.84亿元,利润593.23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1.4%、76.8%和74.22%。有1个行业过四千亿元、3个行业过千亿元、1个行业过五百亿元,化工、医药、建陶、纺织等四个行业在全省列前3位。拥有工业产品3万余个,近90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前3位。第一大支柱产业化工行业拥有近2万种产品,是国内化工产业配套最为完善的地级市。
(二)传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集约集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为工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创造了新空间。传统产业层次逐步提高,2016年规模以上装备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21.73%和33.03%;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重达57.4%,较“十一五”末下降3个百分点;压减过剩生铁产能120万吨、粗钢产能170万吨,分别占到全省的44%和63%。传统产业升级衍生新业态新产业的速度加快,新材料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关键要学实质、学精髓、学关键,切实把别人的高招、硬招变为我们的思路举措。各级要立足自身实际,围绕深入推进“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思路、“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工作思路和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奋斗目标,紧扣“十个新突破”工作重点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查找分析存在的短板弱项和需要攻坚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任务,细化具化工作方案和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地落实,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发展中走在前列。
于海田在讲话中指出,要全方位拓展思路视野,积极引导各级转变观念、开拓眼界,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赶超,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坚持以“四新”“四化”为导向,坚定不移加快动能转换,深入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新产业培育壮大,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要切实强化集约集聚的发展导向,加快推动园区“二次创业”,围绕主导产业强化规划引领、加强服务配套、培育骨干企业、布局优质项目、扩大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条,把园区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板块。要凝聚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工作合力,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改革创新、大力转变作风,自加压力、埋头实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
各区县委书记,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考察学习。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孔晓文)昨日,《第十七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主展馆整体搭建项目政府采购需求报告》发布。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本届陶博会主展馆布展面积约为18000平方米,除陶瓷展区、轻工展区...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