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文旅融合的“临淄实践” □本报记者 魏廷宝 通讯员 崔立来 陈卫华

来源:淄博日报 2018-06-26 11:41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人文荟萃,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出创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旨在加快文旅融合,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推进全域旅游,全面提升淄博旅游发展水平,努力把淄博打造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此,即日起淄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本报联合推出《加快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栏目,进一步推广淄博市在文旅融合、转型升级、全域旅游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初夏的齐国故都,万物勃兴,生机盎然。

6月1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连华到临淄区调研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强调统筹整合资源,突出文旅融合,高水平打造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文旅融合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重中之重,肩负这两项重任的临淄区在示范区建设、资源整合、文旅融合、特色打造、配套联动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

被寄予厚望的临淄区是如何践行其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夏至这天,记者沿着市委书记周连华调研路线,切身触摸临淄区在创新示范区和文旅融合中的发展脉搏。

行走在天齐渊森林公园,崭新的柏油路蜿蜒曲折,像一条玉带环绕飘荡,两侧新建的木栈道、假石山掩映在翠绿之中,纵深处天齐渊泉水“复涌”,一亩方田、红螺山生态修复芳容毕现,好一幅诗情画意图!现今,像天齐渊融入齐地文化元素的一大批重点项目正成为临淄区文旅融合的有力实践。

“以文化名城建设为统领,以打造‘齐国故都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擦亮临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说。

构建全域文旅格局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文旅融合是方向。临淄区积极融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经过详实调研,科学规划,对全区文化旅游产业按照“一带两翼四极十点”思路进行科学统筹布局,重点以淄河为纽带,围绕姜太公、管仲、蹴鞠、稷下学宫四极支撑,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总投资达150多亿元的淄河水生态文化公园、天齐渊森林公园、齐文化研学基地、齐古城、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十大文旅融合项目”重点项目建设。

规划引领,项目突破。齐都文化城作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齐国故都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龙头项目,有足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和文化市场共一城二十馆,是国内最大的博物馆聚落之一,总投资15亿元,一、二期工程已完工。正在建设中的三期工程投资2亿多元,兴建热带植物园和微电影小城,增设游乐体验项目,深度开发齐文化资源,建成后将与太公湖、齐王陵、天齐渊、古车博物馆等文旅景点串联成片,整合打造国家5A级景区。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总投资10亿元,一期工程殉马馆正在按期施工,大城西墙排水道口园区正式开园。蹴鞠小镇占地404亩,总投资4亿元,“五一”开园后人气爆棚。天齐渊国家森林公园总投资20亿元,目前已完成天齐渊、红螺山项目修复工程,完成了一亩方田、景观步道等景观建设。运粮河湿地公园占地面积380亩,总投资1.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淄河水生态文化公园预计总投资15亿元、齐古城项目总投资36亿元,这批重点文旅项目将托起临淄区“一带两翼四极十点”的5A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框架,把丰富的齐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构建起全域大文化大旅游格局。

打造文旅产业体系

临淄辖区内集中了齐文化90%的遗址遗存,但当初多数文化景点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开发,并没有充分考虑旅游功能需要。针对文化遗存松散、缺乏连片成规模、高层次文化展示传播载体少等弊端,临淄区确定了以齐文化产业园、姜太公文化资源、足球文化资源、齐文化节资源,即“一园、一人、一球、一节”的发展思路,优化支撑载体,打造文旅体验目的地。

“一园”,即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的齐文化产业园包括齐都文化城、齐国故城遗址公园、田齐王陵、马莲台生态旅游区等部分,目前规划建设项目40个,将散落的文化资源整合聚集,真正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带。以姜太公文化资源定位的“一人”,打响海内外“寻根问祖”品牌,连续13年举办的祭姜大典,每年都会吸引100多个姓氏的上千名中外姜太公后裔来寻根祭祖。“一球”,即足球文化资源,打响“世界足球起源地”品牌。临淄的标志性纪念物“圣球之源”已永久落户国际足联。“一节”,即齐文化节,临淄区已连续举办14届齐文化节,打响了“祭姜、蹴鞠、闻韶、寻古、探宝”五大品牌,成为展示传播齐文化的重要载体。

按照“一带三片多点”的规划架构和“一镇一策、一村一品、连片发展”的思路,深入打造淄河乡村旅游带和天堂寨、马莲台、玫瑰谷三片区乡村旅游亮点产品,形成了完善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金山镇利用林地资源,新建设七彩晋园、故知清境等乡村旅游点。投资1000万元打造了15处木屋的齐民要术农博园度假区,共投资5000万元打造了北山东村、田园山庄、乐恩农庄民宿项目。投资5000万元打造了玫瑰谷温泉度假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投资2000万元的敬仲镇富春园二期桂花部落项目投入建设。东崖南山庄园新上主题餐馆。投资兴建的凤凰山庄乡村旅游点、愚公山芍药观光项目、丰疆谷旅游道路及农林观光项目、硕冠农业实施的葡萄采摘扩张项目。这些特色乡村旅游项目都成为文旅融合的一大亮点。

此外,临淄区还因势利导,让文化因素为旅游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如今,齐图腾、蹴鞠、鞠娃、黑陶、砖雕、马扎、书画、陶瓷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带动了相关展览、展演、商场、专卖店的发展和基础原材料产品的生产、销售,拉长了文旅产业链。

厚植地域文化根脉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的是提纲挈领的角色,把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的各个环节,能为旅游提升附加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因此,几年来临淄区在促进文旅发展上注重地域文化的发掘和融合。

临淄曾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是灿烂辉煌的齐文化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在融合中,临淄区坚持把文化元素注入旅游产业开发全过程,深入挖掘齐文化这一最大、最恒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引领。分级分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全面做好文物古迹、古镇名村的保护修缮,推动历史文化与名人、名水、名城融为一体。繁荣地方文艺创作,讲好齐文化故事,传播齐文化声音,展现齐文化魅力,以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象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厚植地域文化根脉,深入挖掘齐文化核心精髓,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能不断提升城市的内在凝聚力和群众的文化归属感。”临淄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国爱梅说。

新闻推荐

“黉园问道”薪传使命 ——淄博师专书画学术展暨学术研讨会侧记□本报记者李光桢通讯员刘钊

或大气磅礴、直抒胸臆,或舒缓细腻、娓娓道来,或隽秀飘逸、轻盈洒脱,艺术情怀跃然纸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旅融合的“临淄实践” □本报记者 魏廷宝 通讯员 崔立来 陈卫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