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园区是主战场。
“安装的设备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铅酸蓄电池的装备,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进行设计安装的,这个生产线打通以后,我们就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6月8日上午,在淄川经济开发区中国船舶国防动力电源产业园,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陈维扬告诉记者。
目前该项目一期铅酸动力电池产业园已经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投入生产,秉承军民融合的理念,全新的工艺、顶尖的设备将为火炬能源的新发展、新突破注入新动能。
火炬能源中国船舶国防动力电源产业园项目是火炬能源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举措,承载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任。火炬能源按照“全球眼光、国际一流”和“未来三十年不落后”的硬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要求,规划进行新区建设,计划总投资30亿元,将主要建设铅酸动力、锂电池产业园和研究院及电器三大园区,整个项目预计2020年竣工投产,达到同期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实现蓄电池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国家级动力电源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动力储能电源科研生产基地,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解决当地就业5400多人,新园区成为火炬能源新旧动能转换的腾飞之翼。
同时,火炬新区将新建中船重工国防动力电源研究院,新建示范化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立体仓库、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和蓄电池回收利用生产线,将其打造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蓄电池行业绿色发展示范园区。
“整个这些动力园区建成以后,就把我们整个老区以铅酸为主的生产基地完全搬迁过来,标志着我们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步完成,也标志着我们企业在新的十三五以后的发展会上一个新的大的台阶。”陈维扬自豪地说。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也称国营第481厂,前身是淄博蓄电池厂,是具有70多年历史的军工企业,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牵引电池的龙头企业。依托军品的强大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近年来企业在民品领域的市场开拓同样极为出色,在叉车电池、防爆电池、牵引车电池、地铁电池等领域已经成为民用动力电池的第一品牌,军民融合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企业受制于原有厂区的地域限制,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升级换代受到严重影响,成为制约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瓶颈,为了更好地支持驻淄央企省企的发展,淄博市积极与企业进行协调对接,解决了火炬能源动力电源产业园项目近1000亩的用地需求,也由此促成了淄博市第一个动力能源百亿级产业园区的诞生,它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达到千亿级的规模。
目前,火炬能源已有30多个产品实现国内首创,填补多项国家空白,两次荣获国家质量最高荣誉奖励——国家银质奖,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贡献利税8600多万元。
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之路使火炬能源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他们自主研制的圆柱、方形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电动力电源装置,目前已实现量产,并在电动物流车等领域成功应用,主营业务实现由“铅酸”向“铅酸+锂电”拓展,为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自主开发的全自动正生产板制造系统、酸循环内化成系统、智能充电系统等高端装备,已成功投放国内外市场,促进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经营领域实现由“电池”向“电池+装备”拓展。
通过国际贸易,将电池和制造装备产品出口到英国、保加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印尼、南非、哥斯达黎加、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欧、亚、非、南美和“一带一路”市场,目标市场实现由“国内”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展。同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装备,成功投放市场,发挥了央企在行业和国内市场的带动作用,实现了行业引领。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新告诉记者,未来几年,火炬能源将以动力电源产业园项目为依托,推进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强力发展军品、牵引电池、电动车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蓄电池制造装备产业,争创国内外一流动力电源及装备供应商。
这位从风帆公司来的品牌专家王建新董事长表示,要进一步巩固“火炬”动力型蓄电池第一品牌,努力将“火炬”品牌打造成为中国蓄电池行业知名品牌,让“火炬”品牌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近日,淄川区磁村中心校举办了视力检测活动。据悉,下一步该校将积极开展科学用眼、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操等活动,在教...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