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莹
掏出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根据提示下载客户端,打开“我的——歌德”即可阅读已下载的图书、期刊。7月2日,记者在区游客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看到,这里的一台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
56岁的河北廊坊游客王立兴站在区游客服务中心的机器前,一步步根据提示,下载并阅读了《吃苦才是幸福》一书。“这台机器里的电子书类型多样,并且都是免费阅读,真没想到来小城旅游还有这待遇,很惊喜!”王立兴笑着说。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近年来,周村区致力于“书香周村”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全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书香品牌文化。
为满足和适应人民群的文化需求,区文新局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打造“15分钟悦读圈”,为公众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阅读环境,唤醒市民的读书意识,提高全民族素质,推动周村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区文新局积极推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以区图书馆为中心,已经建成王村、胜利、青年路、城北路、大街、永安6处图书分馆(南郊分馆正在建设中)和143处农家书屋,“15分钟悦读圈”已初步规模。让群众在自己的村镇、社区就能借到图书,使得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高、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在总分馆、农家书屋建设的基础上,区文新局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层次,做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供给力。今年以来,区文新局投资16万元,在区政务中心综合楼、区游客服务中心、周村长途客运中心、银座商城等处设置5台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经过身份认证就可以免费使用图书馆的电子书资源。电子书借阅机资源包含图书、报刊、视频、音频等,内置3500本独家授权的电子图书,每月自动更新150种,其图书资源与出版社纸书同步发行,图书资源可实现后台持续更新,读者不用来馆就能够享受免费电子资源,真正实现了图书馆就在市民身边。
为了加强全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文新局还开展了“流动书架”工作,在区创业孵化中心、知味斋大酒店、周村宾馆、银行等处共设立15个流动书架,书籍类型多样。“流动书架的设置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市民群众学习阅读平台,为群众阅读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渠道,实现了阅读真正‘流\’进群众生活。”区文新局局长孙德志表示,区文新局通过一系列措施,建成互联互通的图书借阅服务体系,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内涵,提高图书受众人群,让更多的人分享文化成果,真正实现“15分钟悦读圈”。
新闻推荐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