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意
7月2日早上9点,王村镇宁家村的丁云红从地里干完农活回到家,准备洗一洗沾了泥渍的衣服。她拧开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哗哗流进水盆里。想到如今自家能用上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她的心里甜滋滋的。
2015年以来,区水务局为10个省定贫困村村内自来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为了让贫困村老百姓用水更加方便,保证冬季正常用水,今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省定贫困村自来水入户入室改造工程,根据老百姓意愿,将自来水接入室内或对室外水管保温。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虽然不缺水,但是不方便,一趟趟在院子里接水不说,冬天还会上冻。”在丁云红的引导下,记者看到自来水管已经接到了东屋的厨房里,院子里的另一根自来水管外还包有防冻材料,防止冬天水管上冻。“来屋里坐坐喝口水,尝尝咱的水好不好喝。”说话间,丁云红已经接了一壶水放在了天然气灶台上……
自来水入室入户,对于用了一辈子压水井的贫困户来说,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村里处处洋溢着村民的欢声笑语。面对自来水入户入室改造,80多岁的贫困户宁允和感慨颇多:“一开始我不同意他们瞎折腾,压水井用着挺好。后来大家都给我说好听的劝我,我就勉强同意了。现在看到水龙头接到了屋里,院子里还接了个冬天不上冻的水管,都是免费安装的,真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工程点多面广,各家各户吃水情况和改造意愿不尽相同,区水务局及各村的工作人员费了好大劲儿才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施工前,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详细了解所有农户实际吃水现状,逐户确认自来水改造意愿,统一制定改造原则和标准。”区水务局魏国栋告诉记者。
在工作人员的动员讲解下,贫困户的改造意愿达成一致了,但是具体咋施工却又难住了大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各个村的村内道路及群众院内基本都已硬化,特别是大部分工程在群众家里施工,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施工难度大。“我们在坚持改造原则和标准前提下,与设计单位一起逐户制定了详细的‘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并克服天热多雨等困难,按期按质完成了工程任务。”魏国栋说道。
自来水管接通了,自来水入户了,制定合理的水费收取办法也成了各个村首要做的事情。“目前,我们村的用水是来自村集体自己打的那口深水井,农户家庭用水暂时是免费的。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合理的、适当的收费措施,避免出现用水浪费现象。”宁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华山说道。
目前,周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省定贫困村自来水入户入室改造工程,为避免出现漏报漏改问题,区水务局开展了“回头看”工作,真正让惠民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地下管道。
新闻推荐
滴滴司机醉驾接单载客 驾驶人被张店交警查获 乘客竟不知驾驶人喝过酒
晚报讯(记者冯艳辉通讯员杨丽毕文卿)夏日炎炎加之世界杯期间,不少市民都喜欢夜晚喝酒消遣,为此,交警部门也...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