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伟
通讯员路意何晋祥
“各就各位,演练开始。”随即,一名男子持棍张牙舞爪、咋咋呼呼地闯入了城北中学大门,门岗警卫立即持装备拦阻该男子,并开启了应急广播。片刻,安保队员佩戴头盔、防刺服,持盾牌、警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和救援工作……这是近日周村区巡特警大队和城北中学联合举办的防暴恐安全演练,而就在前一天,随着周村区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会的召开,周村区首次获得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近年来,周村区教体系统以打造“最安全”校园为抓手,长期坚持校园安全“清单式”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建立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是周村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关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于该区积极参与“山东标准”体系建设,着力增加山东标准中的“周村元素”,为该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所谓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化,就是采用标准化方法,开展以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以实现安全管理程序规范、岗位职责明确、安全管理效果良好和公众满意度高为目标,全面提升中小学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之所以称之为试点,就是其它地区所没有的,或是没有普遍开展的工作。着力推进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形成有周村特色的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是这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基本任务。“我区开展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处于摸索、尝试阶段。通过建立标准、实施和不断改进标准,逐步形成有周村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启动会上,周村区副区长李寅萍说。
“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细致性的工程,对于各项教学设施建设规格、安全管理体制、安全应急演练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均能逐一找到‘答案\’。说得细一点,门窗的大小、课桌的高矮都有标准。”周村区教体局安办相关负责人讲到,“针对校外活动、功能室、体育运动、危险化学品、消防等安全管理也提出制度性要求,对学校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善后处置等给出规范性指引。”
据悉,整个项目的落实将持续到2019年底,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第二阶段,主要开展该项目的策划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所谓标准体系框架,将按照GB/T24421-2009系列标准要求,本着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适应社会保险服务发展的目标来搭建。第三阶段,全区教体系统各单位将按照标准体系进行实施和改进,同时,“理论结合实际”,对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对标准进行修订。第四阶段,就是总结验收和推广,总结提升标准化先进案例和示范学校的成功经验,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同时,在全省、全国推广相关经验,提高社会影响力。
新闻推荐
7月11日,在火车站广场、汽车站、金晶大道、人民路、联通路等市区主要路段和繁华地段,一批崭新的救助引导牌完成安装...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