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生态是资本乡愁能吸金 淄川:传统村落变身致富“磁场”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7-30 05:1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闫盛霆

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国家地理标志淄博池梨,数一数,一个100多人口的小村庄竟头顶8个“国字号”荣誉。

2017年,前来赏花、采摘、品农家菜、体验民俗的游客近50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总收入1000余万元。

“俺村为啥这么有魅力?生态宜居当首选,农家吃上了‘生态饭\’。”淄博市淄川区梦泉村党支部书记这样说。

而这,只是淄川区众多传统村落变身致富“磁场”的一个缩影。目前,淄川区已有8个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27个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成为山东省传统村落最密集的区县。

保护——

留住古村老味道

在淄川区农村,传统村落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老宅院连片,古建筑众多,且有很多历史传说。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一个县级区怎会拥有如此多的传统村落资源?这实属难得,也绝非偶然。

与其他地区相比,淄川区有着极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东南部位于鲁中山区,山头众多,大大小小的村落星罗棋布。受制于交通等因素,这些小村落难以快速发展,为传统村落的保留创造了条件。

“你看我们这里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石头垒墙、石板铺顶。”来到“石头村”淄川区太河镇上端士村,村支书李春敬指着一排老房子说。同样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寨里镇南峪村也是如此,所有房屋统一用青石建造。

“山区条件差,没有人愿意来买或者开发这些老房子,这反而保护了古院落的完整。”李春敬高兴地说。现如今留下来的老房、旧巷,还有草屋、石檐、石磨,依然原汁原味地漫溢着岁月特有的风韵,保留着先人们生活的印记,也承载了一代人儿时的美好记忆。

“我们就是要保护古村,留住那些老味道。”省级传统村落洪山镇土峪村支书马海英说。近年来,淄川区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建立区、镇、村三级保护管理体系,通过出台保护办法、制订规划方案、努力修缮、吸引青年人回村、鼓励资本进村等方式,为当地保留下那份美丽的乡愁。

如今,淄川人保护传统村落以延续民俗民风血脉、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意识已经苏醒,但在留住古建筑的同时,如何让传统村落重新焕发生机,淄川区还在探索更佳的捷径。

传承——

唤醒沉睡的历史文化

初夏,国家级传统村落洪山镇蒲家庄村的聊斋园内,蒲松龄第11世孙、全国非遗聊斋俚曲传承人蒲章俊,经常在此演唱俚曲,游客在品茗休闲之际,欣赏着悠扬动听的旋律,仿佛又回到了三百多年前的田园生活之中。

每个村落都是一部厚厚的历史书,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也需让新风气吹进来,唤醒那些沉睡的历史文化。

据统计,淄川区自西汉建县,有各种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等千余处,吕剧《王定宝借当》、剪纸、蝴蝶舞、磁村花鼓、反贴肉烧饼等都是传统村落文化的代表,最为典型的就是聊斋文化和齐长城,其中聊斋俚曲、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长城、蒲松龄故居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淄川区先后建设聊斋纪念馆,将聊斋俚曲列为区小学校本课程,成立聊斋俚曲剧团进村下乡演出,举办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和蒲松龄文艺奖;整合齐长城、孟姜女、蒲松龄等文化资源,打造总投资30亿元的齐长城文化旅游项目,电视连续剧《齐长城保卫战》将在马鞍山实地拍摄,根据《聊斋志异》小说创作的大型魔幻5D电影在筹拍……

文化是水,唯有流动的传统村落文化才能永葆生机。所以,走进传统村落,用了解和传承,让现代人在门缝中欣赏古村之美。

开发——

生态乡村游为古村注入新活力

树在院中,村在林中,这是传统村落独有的如画美景。画家挥毫泼墨、拍客按动快门、驴友争先目睹,并时有影像文字见诸报端。但传统村落里的一石一木,无法长时间地经受风雨霜雪的侵蚀。

近年来,淄川区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乡村游、文化旅游等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为略显颓态的古村注入新活力。

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村民也由原先的“抵触”变成了“拥护”,这是为何?以上端士村为例,每年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村民们靠卖小米、樱桃等农副产品,年收入翻番。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也可以坐在家门口卖点鸡蛋和土特产品赚钱了。王化军原来是后沟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一家人山庄”,年收入达到十几万元。

在传统村落经济的拉动下,蒲家庄村建设蒲松龄故居、聊斋园,举办花灯会等带动了聊斋游;梦泉村建成了“3A”级旅游风景区;上端士村建设“2A”级的云明山风景区,各个农家乐应运而生;西河镇东庄村成立东福来以房养老专业合作社,将闲置的房屋流转到合作社,修缮后对外出租经营。

“夜宿牛记庵,幽静身心闲。轻风穿屋过,花香留心间。”这是一位游客即兴而作的小诗。坐落在昆仑镇的牛记庵村,1994年为方便百姓生活,村民集体搬到了山下平坦的村落,这儿变成了一座空村。二十多年来,牛记庵逐渐成为被世人遗忘的角落。2013年6月,淄博紫云山旅游开发公司开始在这儿进行旅游开发。在保留该村落原生态的基础上,打造古村落养生度假村。修旧如旧,现在的牛记庵村已有28套院落、39间客房可以入住。

太河镇响泉村村民焦裕良在溪边建成了6座双层小木屋,夜晚听着溪水潺潺,闻着草木之香,仰望漫天星空,如梦如幻,竟成为市民争相选择的休闲之地,经常“一屋难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淄川区的传统村落集群,之所以能成为致富‘磁场\’,最根本的就是保留了原始风貌,有乡愁记忆,还能够品味寻根。吸引了资本进村,加速了转型进程,实现了多赢。”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说。

新闻推荐

从互联网助力品牌打造谈中国陶瓷产业复兴路

2018年6月9日,上合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华光国瓷制作的华青瓷“千峰翠色”系列作为宴会用瓷惊艳亮相,使得有我国“北方瓷...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生态是资本乡愁能吸金 淄川:传统村落变身致富“磁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