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29日,本报刊发记者调查《经验“春风”缘何不度“玉门关”》,引起反响,《大众日报》记者以《对标对表,不能“纸上谈兵”,关键在行动!》为题,给予锐评。现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是寻找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对标,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政府的一种选择。但是,有的地方,花了不少时间、人力和财力去“对标”,也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钥匙,可钥匙却始终搁在那里,不去插进锁孔开门,过去怎么干还怎么干,涛声依旧,大门永远打不开。
10月29日,淄博日报刊发记者调查《经验“春风”,缘何不度“玉门关”》,讲的就是这类事。
据报道,临淄区齐陵街道曾有25个零收入“空壳村”。他们按照“强力脱贫、分类致富”的方法,探索出一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八步走”路径,所有村集体经济脱掉了“空壳”,原来的“问题村”变成了“和谐村”。周边不少乡镇也有“空壳村”现象,许多村也存在集体资产少,产权不明晰,收入少,发展慢等共性问题。这些地方,大多知道齐陵街道怎么干的,有的去取经学习,却始终任由问题在那躺着。记者感叹,到处“取经”“对标”,好不容易把经验取来了,把标杆对上了,可就此束之高阁,岂不可惜?
学习取经的目的是应用。对标对表,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解决实际问题;取经拿钥匙,为的是打开问题之锁。对标对表,关键在行动。否则,就如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正如报道指出,攻坚克难,需要“有解”思维。但如果有了“解”,却没人用,没人推,那就是资源和智慧的极大浪费,就是典型的庸政懒政。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所有经验、模式或样本,都不是喊来的、想来的,更不是等来的、靠来的,而是真抓实干干出来的,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当前,打好稳增长、高质量发展这场硬仗,要有真本事、亮出“金刚钻”、拿出真功夫。什么是真本事、“金刚钻”、真功夫?对标对表只是手段,只有把对标对表的成果,把取回的真经,用在实际工作中,用在“七赛七比”的实践上,撸起袖子加油干,才叫真本事、“金刚钻”、真功夫。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晨策划孙秀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张店区南定小学党支部所有党员积极加入志愿爱心活动,为身边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全员主动与33个班级58名需...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