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淄博 今日桓台 今日高青 今日沂源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今日淄博 > 正文

清晚期象牙雕“五子闹灯”摆件

来源:淄博日报 2019-12-21 00:50   https://www.yybnet.net/

□李静静

淄博市博物馆现藏的一件珍贵的象牙雕“五子闹灯”摆件,高11.5厘米,宽12厘米。该摆件由原淄博市文物店的两位同志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河北大城县收购而得,有专家认为此物件应为清代晚期作品,类似的摆件应为一套八件,这只是其中的一件。

此件藏品充分展现了象牙质地细腻坚韧的特点,工匠采用圆雕手法,雕刻了5名活灵活现的孩童。孩童举着大红灯、小红灯,扛着金鱼灯,手提小纱灯,玩耍嬉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图案中线条刻画圆润柔和,孩童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儿童在嬉戏中表现出的生动活泼的姿态,专注喜悦的表情,稚拙可爱的模样,不仅让人心生怜爱,更能让人感受到童稚世界的无忧无虑。

大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商代甲骨文中有“今夕其雨,获象”的记录,一些古籍中有“商人服象”的记载,这说明早在三四千年前,象就是中原一带人们捕猎、驯养和役使的动物。象牙在古代是一种贵重的材料,自古就有“有机宝石”之美誉。《尚书·禹贡》中提到扬州、荆州等地以“齿革羽毛”为贡品。孔氏曰:“齿,象牙。”可见人们早已把象牙当作珍贵的物品。

象牙的功用之一,是以它细密的质地为雕刻工艺提供特殊适宜的材料。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这一点,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象牙雕刻品,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土的象牙雕刻、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雕刻等,均呈现出原始、简朴、实用的时代特点。商代,象牙雕刻有了较大发展,在风格上与商代的玉雕一脉相承。相较于大型青铜器礼仪、祭祀和宴飨的功能,玉器、牙骨器便成为一般小型玩物或装饰佩戴用的工艺品,但它们在装饰风格上与青铜器几乎一样,带有浓厚的青铜时代的烙印。《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纣始为象箸(即筷子)。”汉唐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崇尚奢侈生活,牙雕艺术品成为他们炫耀财富的象征。宋元时期象牙雕刻已形成相当的规模,皇室、官府设有专门从事象牙雕刻的作坊。《宋史·食货志》载,当时一次从外国进口象牙7795斤。宋代的工艺美术崇尚典雅、清幽,牙雕则有世俗化、装饰化的倾向。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关于牙雕记载的文献资料也不少。明代牙雕在元代牙雕的基础上吸收了竹雕、木雕、犀雕、石雕、砖雕的工艺特色,在北京和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等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清代牙雕是我国牙雕史上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牙雕已经逐步走向小品雕刻,大件牙雕已不常见,文房用具成为牙雕工艺品的主要部分。康熙二十三年(1884),朝廷开辟广州为外贸港口,开展海外贸易和文化艺术交流,象牙进口量增加。这为象牙雕刻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牙雕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在清中期陆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中心生产地,以北京、广州、苏州为代表。各个中心产地之间在题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产地的风格特色,同时又互相渗透交流。

象牙雕“五子闹灯”摆件不仅表现出工匠们超凡的工艺技术,而且具有深刻的寓意。因为灯笼不仅用以照明,而且是一种象征——“灯”与“丁”语音相近,意味着人丁兴旺。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

“五子闹灯”是牙雕、玉雕、竹雕、木雕中常见的民俗题材。在古代这种题材被称为“婴戏图”,有的还与十二生肖、吉祥器物、儿童游戏结合,象征多子多福、吉祥如意、前途光明、生活美满。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银行淄博分行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近日,中国银行淄博分行综合管理部党支部与综...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清晚期象牙雕“五子闹灯”摆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