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淄博市卫生健康委立足实际,全面落实有关指示精神,启动实施卫生健康“攀登计划”,以医疗机构新院区建设等基础平台做“加法”,以链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端平台做“乘法”,以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卫生安全、医疗信息化等生态思维作保障,全力打造水平一流、辐射鲁中、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新高地。
全面实施卫生健康“攀登计划”。坚持高点定位、走在前列,按照“攀高峰、登高地”的总体思路,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争创2处以上专业类别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20个左右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特色精品专科,建设50个以上市级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50个以上市级临床特色精品专科,推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双向转化。充分利用“人才金政37条”,全面加强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力引智、高端嫁接,加强与国际国内高端医疗、高端药械的交流合作,选派优秀医务人员赴外学习进修。
全力开展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战略合作。围绕市政府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淄博医院、管理学院、医养结合战略研究院、儿童健康计划、重点专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教育合作7个项目。
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品牌。2019年,淄博市创建了“一号通用、一码通行、一生服务、一体支撑、一网共享”的新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一卡(码)通用,是全省第一家提前完成全市域发放及应用的地市,发放数量和应用范围均居全国前列。2020年,完善“健康淄博”一卡(码)通便民服务平台的互联网医院、预防接种、体检报告、出生医学证明等应用功能,加大电子健康卡的推广、融合和使用力度。推动5G在智慧医疗健康服务领域不同场景的应用,打造互联网医院“淄博模式”,力争2020年县级以上医院全部建成互联网医院。
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医养结合服务品牌。继续推进“两院一长”模式,重点协调解决医养融合及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的审批备案、政策推进等制约发展的难题。健全完善“医养互转、康护一体”“机构医养、两院一体”等全国领先的医养结合新模式,推进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全面构建市、区县、镇办多层次医养健康服务体系。
全力打造整合型医疗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癌症、急救医学、呼吸重症“八大中心”建设,全市8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胸痛中心,30%的区县建成符合国家要求的卒中中心,60%的区县建成县级创伤中心,建成运转高效的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急救医学、呼吸重症等专业急救、会诊和转诊网络。
全力擦亮中医药学起源地新名片。实施170个国医堂提升工程,建设全市统一标准的“扁鹊国医堂”,规范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服务流程。完善中药疗效保障机制,建立全市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健全中药饮片采购、调剂、制剂、配送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优势,加强中医药文旅与康养产业融合,积极推进治未病中心、“热敏灸小镇”、康养小镇、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建设。
扎实推进“健康淄博”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强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开展智慧健康、全民健身等17个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山东淄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周村分公司发布了《关于周村客运中心—大房村268路公交线路通车公告》,应广...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