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院东头乡一处乡村旅游点的装饰。
沂水县院东头乡一处乡村旅游点。
沂水院东头乡一处乡村电子商务点。对于现代人来说,短暂地远离城市“水泥森林”,深入自由的乡野撒欢,无疑是一种享受。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假期近郊乡村休闲游成为时下热点。对于游客来说,乡村游是全新的旅游休闲方式;而对于乡村来说,发展乡村游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报记者许亚薇
从“乡村游”到“乡村度假”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代乡村游兴起。区别于在城市生活的农村人回乡探亲,为了追求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少城里人开始到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色彩浓厚的乡村游玩。
经过三十多年,乡村旅游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用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的话来说,乡村旅游有四代产品,第一代叫农家乐,以四川的郫县为代表,就是以吃农家饭为主;第二代叫乡村游,除了吃农家饭,还可以打麻将、爬山、骑自行车等,这种叫乡村游;第三代叫乡村度假,以洋家乐、莫干山为代表;第四代叫乡村生活,去找个乡村养老或避暑,就是利用某一个时间段去乡村待一段时间。
淄博中郝峪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缩影,2003年,几位村民发展起了农家乐,2006年成立“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自此,中郝峪村村民把房屋、土地、山林等资源折价入股,享受公司的分红。村集体按照“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的新模式,对农家乐统一规划和管理,统一分配游客。
据山东省旅发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山东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有3100多个,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达300多个,乡村旅游经营业户6.4万户,吸纳安置就业31.5万人,建成旅游强乡镇458个、特色村907个、星级农家乐3397个、精品采摘园564个、开心农场85个。仅2015年,山东实现乡村旅游接待3.3亿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806.7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5.6%。
专注于旅游规划、休闲农业规划的一诺旅游规划设计公司表示,就近年情况来看,在超过40亿人次的国内游人群当中,自由行已经取代了团队游,占出游方式的80%。而在自由行中,自驾游又是主要的趋势,以现有的节假日制度来看,大量游客涌入乡村,乡村旅游市场广阔。
每年千名人员去台湾“取经”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从粗放式的发展走向精细化。在省旅发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季江看来,乡村旅游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全国范围来看,浙江桐庐乡村旅游的发展一直走在前列,牛栏改造成咖啡馆,猪栏改造成茶吧,非常有创意。
除了浙江,台湾休闲农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通过创意走向成熟发展阶段,利用农业生产、农民生态资源,发挥创意,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
这两年,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省旅发委也格外重视从业者的观念提升。
据旅发委介绍,为增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教育培训,省旅发委连续三年每年组织千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湾精准交流培训,按照不同区域和发展类型,分别组成滨海渔家、农场民俗、山居牧场、乡村民俗等学习考察组,“点对点”式考察学习,一大批乡村旅游点实现了“台湾经验本土落地”。
现在,在淄博市沂源县双马山村,学习台湾经验已经有了成果。双马山村的王永宝受台湾经验启发,回到双马山成立了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流转荒地搞起了“有机农业园+主题旅游区”,不仅搞传统果蔬种植和采摘,还建设餐饮住宿、跑马场、农耕文明博物馆、汽车营地等十多个旅游及体验项目。
除了学习经验知识,省旅发委还给予了资金支持。据了解,省旅发委每年拿出4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旅游扶贫,给予400个村4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另外,建立山东省旅游扶贫数据库平台,同时加快完善扶贫村游客咨询中心、停车场、厕所、交通标识、互联网等设施,帮助每个村建立1处以上农副产品销售点。
新闻推荐
近日,张家坡中心学校开展了师德师风学习交流活动。老师们联系日常教育教学,畅谈对师德学习的感想和体会。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师德素养,增强以德育人意识,扎实做好新学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