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作者的引导进入书本后,很快发现自己并不是为写序而读,而是为学习和欣赏而读。我能这样说,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我在非洲和澳洲的考察时间较长,一直未能回到崮乡。所以我一见到书的题目,正中下怀,并在内心引起共鸣。其二,我离开山东老家已半个多世纪,那种远离本土故国的离愁别绪,日夜如在梦萦之中。是思,是想,是情结,是乡愁。进入了这本书,是回首,是重温,是对灵魂的慰藉。
二
进入这部作品之后,立刻被作者对大自然一腔真挚的热心所感动。我爱大自然,也爱钟情大自然的人。作者生活在山川大地美轮美奂的崮乡,这是一种福分和幸运。作为一种发现,每位热爱大自然的人,没有一位是自私的,是吝啬的,总想把自己的满足与收获与更多的人进行分享。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既是位爱山水、爱自然的性情之人,也是位爱家乡、爱祖国的孝子,具有一种大爱、博爱的美德。
作者走过的一些地方,读者也走过;作者写过的一些地方,读者也写过。因此,两者之间的感情与灵魂也就很容易发生碰撞,比如,流淌在崮乡的梓河,作为读者的我就无数次走过。
“梓河的两个分支,一条从长着将军树的茶局峪蜿蜒而来,一条从岱崮村、十字涧盘旋而至,两溪在燕窝东南汇合。两溪交汇之处,因泥沙沉积而形成了虽不辽阔但也平坦的小平原。河水从这里拐了一个弯,舒缓地向东流去。大约两三里时,又折而向南,形成了一个‘之\’字。崮乡的河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梓河。而这段河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叫燕龙河。因流经龙王庄和燕窝村而得名。”
看到这条作者写出的鲜活的梓河,我油然想到了她令人沉醉的美,在那里,我撒满了脚印,留足了情思。春夏季节,百花绽放,水草争春,梓河穿红戴绿,唱着细歌,蜿蜒而下。秋日,排排高挑帅气的杨树,成了顺河金黄的飘带,表达着崮乡的美好!
只有热爱崮乡,才能发现崮乡之美。在作者眼里,崮乡犹似一幅画:“连翘的黄,桃花的粉,梨花的白,还有‘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更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小野花,一蓬蓬,一簇簇,整个就是一幅刚杀青的水粉画,淋淋沥沥。”
三
从外观看来,作者是用春、夏、秋、冬四个大的章节,仔细地、用心地写出了自己对故乡也是崮乡的所见所闻和感慨领悟。娓娓细说,环环相扣;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但我把握住的是两条脉络,一条是虚的,另一条是实的。虚的是情愫、感觉、思索和爱心;实的是山水、大地、崮群和亲人。本书之灵在于书名:《我在崮乡等你》。仅此七字,就热到了读者的心里。崮乡,顾名思义,就是崮的故乡。崮在这本书里,是眼睛,是灵魂,是核心。
从地理地质学上说,在蒙阴的岱崮,沂水的泉庄,淄博的沂源,潍坊的青州、临朐,临沂的费县、平邑,枣庄的山亭区等都有着崮这种形体的存在。但其中最密集、最形象和最奇特的首数蒙阴的岱崮镇。若把范围放大一点,包括相邻的泉庄,共同叫作崮乡,那就是最恰切的称呼了。
作者是位崮的知心人,热爱崮、关心崮、亲近崮、传播崮的知识,弘扬崮的文化,我为此受到了感动,那一座座崮也会为之动容。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崮的情意:“这时,我仿佛听到了崮的心跳,通,通,通,跳得那么坚定有力,这是大地的脉搏,已经与我的的脉搏同频共振。厚德载物的大地啊,你无声无息,无欲无求,可内心里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否则怎么能载得起世间万物呢?似乎还能感受到龙的骨骼与肌肉的颤动。一股力量自龙尾涌向龙头,向着既定目标跃动升腾!”
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养育一方人的灵魂。
时下,我听到有人这样说,真正的文化绿洲只存在于西方,中华文明绿洲的源头已经枯竭,所以,我们要更好地钻研西方的先进的文化,来塑造我们自己民族的精神结构与灵魂,如若不然,就会被社会主流文明所淘汰。
读过《我在崮乡等你》的稿件,就进一步证明了我的一些看法:只有用自己的文化,才能塑造自己的灵魂。在过去50多年中,长时间的海外生活经历,使我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
在书稿中,作者起码在三个方面与读者进行了会心的交流、慷慨的分享和温馨的表达。
第一是对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对自己的母亲。
“母亲就是我们的天地,是全家人幸福生活的承载,食物或精或粗,或荤或素,只要是娘做的,就是无上的美味,因为里面满满装着的都是对子女的爱。”
“孩子进家门一定是先叫娘,即便是先看见爹,也一定是问‘俺娘呢\’,有娘的地方就是家,所以说想家了就是想娘了。”
这是这些年来我所见到的对母子情深最好的诠释。这几句话,如一缕春风无声地进入了一位少年丧母、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房。
第二是对传统、道德、诚信和家风的呼吁。
人们越来越发现,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成为国家与民族未来头等重要的大问题了。
过去两千多年间,中国的社会教育主要靠宗族的祠堂来完成,许多历史上的名仕大家都是从祠堂的教育中走出来的。如今,中国的祠堂消失了,它原来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和家庭的身上。而作者的聪慧,则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一点。
顾炎武:“生来一诺比黄金。”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交上皇粮不怕官,孝敬老人不怕天。”
“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
作者所举例句,看起来简单,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寓意,读者从书中可以获得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第三是对古代诗词的运用,使这本书更厚重,更深邃,更有文化价值。
我不是诗人,并不擅长诗,但中国诗歌拥有悠久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最传统最具特质的文学形式。请看书中诗句: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
……
这就是中华诗词,再古再旧照样能拨动后人的心弦。它们是抚慰心灵最好的东西。
作者用壮丽的山水、甜蜜的瓜果、奇妙的崮群和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欢迎朋友们到崮乡做客。
(本文系作者为王家安新书《我在崮乡等你》所作的序)
新闻推荐
沂源县鲁山路小学开展了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吴树平)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