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苹果”品牌惠农
池上桔梗:小镇创出国际大品牌
近日,在京举行的2017第六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发布了“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其中涉及粮食、油料、蔬菜、瓜果、茶叶、肉类、鱼类、虾蟹等100个品牌项目,淄博市的“沂源苹果”品牌喜获殊荣。
“沂源苹果”迄今已有百年种植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造就了“沂源苹果”马蹄型外观、皮薄色艳、质脆多汁、风味醇厚、糖度高、硬度大、酸甜适口等独有优质特色。“沂源苹果”的品牌知名度已享誉全国,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果”、“十一届全运会专用果”和“上海世博会专用果”,连续8次在全国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产品金奖”荣誉称号,被评为2015年、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6年以149.33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初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苹果类产品第三名。目前,沂源县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年产量70万吨,年创收42亿元,农户70%以上的年收入都来自于“沂源苹果”。
每年的10月份,是“沂源苹果”收获季节,每年一度的苹果采摘节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沂源县燕崖镇双泉村果农李永玉种植了0.4亩苹果园,“俺的果园里配套的水肥一体化能减少用水50%以上,减少化肥用量60%以上。当年生的杂草,用割草机打完之后,铺到地里,能起到保水的作用,减少土壤板结,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年产苹果1500多公斤,一年能卖1万多元呢。”李永玉说,苹果就是他的“金疙瘩”。李永玉的一番话道出了沂源果农的心声。
沂源县地处北纬36°、东经117°的鲁中山区,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有“山东屋脊”之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充足,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苹果生产优势产业带,有着“北方落叶果树王国”的美誉。近年来,沂源县委、县政府为打造农业发展新优势,拓展农民增收新空间,确立了“品牌惠农”发展战略,“沂源苹果”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被批准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全国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县、全国有机农业(红富士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池上桔梗”,又名“小人参”,不但可以作为中药,也是朝鲜族的传统特色蔬菜。这个来自博山区池上镇的淄博市首批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现已稳居韩国桔梗市场的90%以上,且拿下了美国桔梗进口量的“半壁江山”,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定价权和引领权,成为我国农产品中少有的国际大品牌,为全市乃至全国农产品品牌走向世界树立了典范。
池上镇地处淄博市博山区南部,群山环绕、土壤肥沃、泉水清澈,远离污染和喧嚣,是淄博市的水源保护地,培育优质桔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早在30多年前,这里就开始种植桔梗,到2006年前后,已发展大小桔梗生产、加工、销售企业40余家。但由于大家缺乏品牌意识和有序竞争理念,出现竞相压价、争抢客户的恶性竞争,导致大部分桔梗企业赔本经营、纷纷倒闭,到2008年上半年,该镇存活的企业仅剩5家,而且频频遭遇韩国客户的拖欠货款和欺诈行为,经营举步维艰。2008年6月,博山桔梗产业协会的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抱团跟外国客商谈判,一举扭转乾坤。协会统一注册了公用品牌“池上桔梗”,昂首挺进国际市场。
“池上桔梗”通过“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实现了“统一标准种植、统一价格收购、统一质量加工、统一加工计件工资标准、统一出口价格”的“五统一”种植、加工、销售标准化管理,铸就了引领国际、品质一流的“池上桔梗”品牌。
“池上桔梗”品牌在国际市场不断走红,强力带动和辐射了池上镇及周边地区桔梗产业发展,池上镇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食用桔梗种植基地,被誉为“中国桔梗之乡”,真正把当地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目前,池上镇桔梗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年产优质桔梗2万余吨,拥有一支近6000人的桔梗加工队伍,其中60%的加工人员是老弱病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83岁,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有效破解了农民脱贫致富、就近就业、婆媳不和等难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如今的池上镇依托桔梗产业,男劳力放心大胆搞桔梗种植,女劳力无忧无虑搞加工,婆媳同为打工族,‘一家两制\’乐无穷,展现了一幅和谐文明新农村的美好画卷。”博山桔梗产业协会会长、山东山珍园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军如是说。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沂源县南麻街道东高庄幼儿园开展了大课间“趣味跳绳”活动。在音乐中,小朋友挥动双臂,有节奏地弹跳,老师对孩子们的动作纠正指导,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本次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