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磊通讯员李冬刘克伟报道
本报沂源讯大事共商,难事联办。沂源打破第一书记包村界限,成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产品销售、基础工程建设等42个协调小组,发挥每位第一书记的协调作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沂源探索“横向团队联合、纵向细化分工”。全县100多名第一书记,建立13个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定期开会、研究工作,比、学、赶、超,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支部推行自我管理服务、支部委员会例会、固定学习日等6项制度,在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中,临时党支部对支部内第一书记作评价,注重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并按10%比例计入考核成绩。同时,各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实行项目、资金、责任“三捆绑”,成为第一书记坚强“后援”,“一人驻村,团队帮扶”。各级帮扶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652万元,争取社会资金776万元。
新闻推荐
●沂源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沂源苹果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1949年时总产量就达到100多万斤。进入80年代初期,沂源县开...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