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沂源新闻 > 正文

桔梗小产业扶贫大文章

来源:淄博日报 2018-10-24 01: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汤继文淄博日报实习生彭齐

秋风萧瑟,草木摇落。十月的秋风吹过沂源县南鲁山镇璞邱一村,街道两旁树上的枯叶随风而起在空中飞舞最后簌簌落下,交织成一幅萧瑟秋景。而在沂源鹏旭商贸有限公司的扶贫生产车间里,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工人们将已经刮皮的桔梗冲洗干净后送入宽敞干净的劈丝车间,随着工人手中上下翻舞刀片,原本一整个白净的桔梗,被切割成了一条条规则的细丝。记者采访时看到,整个车间大约有工人60多名,全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妇女。据车间的负责人介绍,同等规模的车间在南鲁山镇还有5个,规模小些的多达几十家,小小的桔梗,带动了周边村子1000余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我们这里的桔梗主要是销往东北与韩国,每年能有1200多吨的产量。桔梗粗加工做起来简单,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劈丝车间大多是农村留守妇女。这里的管理考核相对宽松,农忙时可以几天不来,农闲时也可以只来一上午。单单我自己就有600多个工人,其中贫困户260人,参加桔梗加工后,他们每月收入至少可以增加600元。”璞邱一村村主任、鹏旭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作顺向记者介绍道。

随后,在陈作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桔梗刮皮车间。与劈丝车间相比,这里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手中工具频动,三下五除二,一个带皮桔梗就被刮得白白净净。“村里的老人送完孩子上学,也没什么农活的时候就来我们车间干活,刮一斤桔梗按7毛算,一般干一上午收入50多元不成问题。”刮皮车间负责人陈传文告诉记者。

据陈作顺介绍,依托南鲁山镇桔梗产业优势,整合13家桔梗加工企业,成立了沂源桔梗产业协会,探索推行了“协会+企业+扶贫车间+小微扶贫站”扶贫新模式,在北流水、璞邱五村、车场等桔梗加工企业多、贫困户集中的区域,打造提升了5个扶贫车间的同时,在全镇铺开小微扶贫站建设,企业利用扶贫车间规范生产、扩大规模,在家照顾老人、行动不便、年龄偏大的贫困户通过小微扶贫站实现足不出户、稳定增收,每带动1个贫困户脱贫,政府奖补企业1000元,桔梗粗加工年产量达到10000吨,占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桔梗粗加工年收入达到1.2亿元,南鲁山镇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梗集散中心,带动了几十个村子2600余人通过桔梗加工产业走上了致富道路。接下来,在继续发展桔梗粗加工产业基础上,计划向桔梗深加工方面延伸,希望能够利用这小小的桔梗,为广大村民开辟出一条长久致富之路。

新闻推荐

提高师德修养近日,沂源历山街道教体

提高师德修养近日,沂源历山街道教体办组织教师观看“淄博市师德教育巡回报告”直播。接受平凡岗位上教书育人...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公开课评课2018-10-23 00:00
评论:(桔梗小产业扶贫大文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