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鸿儒 亓莹莹
11月7日,山东省档案专家——— 莱芜市档案局的吕守和向记者聊起莱芜将建设高铁的事时,挥着手说:“需要投资上百亿元的高铁也能建了,不容易!”
今年10月底,省里原则同意《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2018—2035年)》,建设一条最具活力、魅力和竞争力的滨海生态宜居城镇带,这需要在青岛与莱芜之间修一条高铁。在老吕眼里,这是自去年7月份济南至莱芜决定修建高铁后另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城市的建设发展日新月异,这在过去,修一条马路都很不容易。”
吕守和通过档案馆,给记者找到了一份1985年的档案。“1979年以来,莱芜市着手新开辟东南干道人民路(现已投资100多万元),设计全长4公里,路面宽35米,全部投资600万元。因资金有限,现仅修成宽16米的简易土路面,而且有一些桥涵未修,所以人民路尚未发挥作用。修筑路面和修建人民路大桥还需资金500万元,我们计划自己解决300万元,请上级帮助解决200万元。”
这是当年莱芜市向省城乡建设委员会申请拨款修路的报告。“那时的莱芜属于新兴的工业小市,城区面积才8.5平方公里,修路没有钱只能四处求。”吕守和说,“但是,全市都是铆着劲,含着泪花,也要修好这第二条主干道。”
原来,莱城区只有一条主干道叫城关路。有一句顺口溜:“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一个警察管全城”。城关路既是通往泰安、博山、沂源、新泰等地的必经之路,又是市区繁华中心,机关、学校、车站、商业网点以及厂矿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马路两侧。
但对于这条路,档案里记载:“提起市区主马路——— 城关路,无不对其摇头叹息。路面龟裂脱落,坑坑洼洼,每年修补费用四五万元。复铺1.5厘米沥青白花费15万元,不过几天,又四处龟裂。车辆颠簸、人受颠簸之苦且不说,车辆剧烈振动之损耗,所运货物,尤其精密机器设备颠振所至精度下降等,无形损耗是无法估算的……”
饱受道路落后的苦,当时市机关干部、学生也都积极投入到修建人民路中。从市邮局退休的,今年78岁的王济涛老人回忆道:“推土、植树,都争着干,这是集全市力量修筑的路。”
一条道路带动一方经济。后来人民路改称鲁中大街,市里又相继修建凤凰路、汶河大道、龙潭大街、嬴牟大街和汶阳大街等主干道。目前,莱芜市已对城市规划中涉及建成区面积56.5平方公里、新规划扩展面积375平方公里的大部区域以及所有镇(街道)驻地进行了科学地名规划,共命名规划道路达500多条。“现在有能力修建高铁,更说明那时辛酸的泪水,没有白洒。”吕守和说。
新闻推荐
创新教育教研机制 全力打造教育品牌 ——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教体办教育管理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陈伟通讯员谢来言每到历山街道的任何一所学校,都能看到老师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问题或认真进行在...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