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淄博 今日桓台 今日高青 今日沂源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今日沂源 > 正文

大山暖医 仁心更近 淄博市第一医院全面落实“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专项行动

来源:淄博日报 2020-07-24 05:42   https://www.yybnet.net/

义诊进山村患者少跑腿□本报记者常旭通讯员程方

7月15日,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党组书记、主任肖洪涛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康产业创新、医疗机构廉政管理等六大方面作全面部署,制定下发《淄博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优化卫生健康环境活动的实施意见》及《开展“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便民服务活动优化医疗环境的实施方案》,以实招硬招扎实推动服务能力提升。

7月18日,淄博市第一医院组织召开“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优化卫生健康环境活动专题会,下发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了25项工作台账,紧盯问题,放大格局,以“赶考”的心态,赋能医疗服务“淄博品牌”。

“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背后是对医疗惠民的深度考量。

治城乡百姓之“疾”,解基层医院之“急”,建院72年来,淄博市第一医院不断革故鼎新,凭借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打造南部医疗救治格局,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普惠鲁中地区百姓。

“精医仁术”让患者安心

世有良医,因专而精。2019年,淄博市第一医院总诊疗人次达83.3万人次,出院人数4.3万余人。这一数字背后,承载的正是广大患者对其医疗水平的高度信赖。

对医疗技术的执著追求,体现在全院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中。2019年,医院“学科建设年”成果丰硕,六项学科认证顺利通过。2019年5月,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正式授予“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11月通过了“高级卒中中心”现场认证。目前院内3个卒中小组实现7×24小时听班值班,独立完成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的桥接或直接取栓技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等高难度介入手术。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溶栓时间(DNT)从平均87分钟缩短到40分钟,最短21分钟。

医院还通过了国家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他们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建设,保证先诊疗后付费,节省了救治时间,完善院前急救人员沟通协作机制,开通胸痛专用电话“76120”,在急诊科和介入手术室内均可为患者直接办理住院手续。通过流程优化,6大监测指标全部达标,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患者急诊PCID-B时间达到57分钟,最短时间15分钟。2019年7月被中国胸痛中心授予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称号。

此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主动与国家级学科标准对接进行了PCCM评审,2019年1月成为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优秀单位(全省仅六家),6月份成为全国第二批PCCM专修基地。继2018年7月成为淄博市首家通过ISO15189认证的医学实验室后,参加CNAS承认的能力验证200项次,参加其它实验室室间比对5项次,覆盖申请检验(检查)项目达100%,检验质量和能力达到国际标准,2019年11月再次通过CNAS监督评审。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机构资格认定,通过省级癌症规范化病房现场评审。

在对医疗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市第一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特的“第一力量”、“第一精神”成为惠民医疗典范,深入百姓心中。

“智慧医疗”让患者少跑腿

用手机在家预约挂号、门诊看病全程电子病历、医生不再开具纸质处方、自动发药机让患者随到随取……在市第一医院,患者切身感受到了身边的“智慧医疗”。

在服务患者方面,第一医院人不遗余力,他们致力于让就医过程更省时、有序、优质,让就诊体验更高效、有序、温馨。为全方位解决“看病难”问题,减少患者在门诊的停留时间,将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与医生,医院全力打造智慧门诊,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数据平台──微信、APP、支付宝、自助机等,彻底颠覆传统诊疗流程,以人为本,启用多渠道预约、实名制就医、自助机服务和多渠道结算模式,达到方便患者就医、方便医护工作、方便管理决策等目标。

近年来,医院还大力推广使用电子健康卡,加强对“健康淄博”公众号的宣传推广,实现一码就诊、预约诊疗、线上充值、检查结果查询等功能,通过安装使用新的排队叫号系统,增加分诊屏、自助取号机、智能导诊屏、宣教一体机等,让预约患者可自助取号,减少排队时间,目前整体预约率为54%,并将预约诊疗列入临床科室考核指标,提高诊间预约、出院复诊预约、慢性病预约比例,他们将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服务,依托预约模式,方便患者预约就诊。

全面推进信息化、智慧化,市第一医院以智慧门诊、智慧药房、智慧病房为切入点,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营造了医疗惠民新格局。

“南部龙头”力促资源下沉

线上看病,由三甲医院的专家会诊;线下救治,由基层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精心治疗。这是以市第一医院为核心建立的山区救治网络的功能之一。

作为淄博南部医疗龙头,市第一医院影响覆盖的,是周边多家基层医疗单位,这不仅是当地患者的福音,也为基层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提升自我的机遇。

多年来,医院服务的不仅仅是博山地区,还有周边区县以及莱芜等附近地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医疗技术优势,通过实施多项惠民举措,使周边百姓和困难群体享受到了更专业、更细致的医疗服务。近年来,医院建立区域医疗技术信息平台,通过“淄博南部地区胸痛中心协同救治网络平台”,为淄川区、博山区、沂源县的8家“120”网络医院免费安装了救护车心电远程传输系统,为周边地区30家区县及乡镇卫生院免费安装远程心电会诊系统40套,与沂源县医院建立远程病理会诊系统。不断加强联动协作,建设区域中心,持续打造“30分钟胸痛救治圈”,全力创建创伤中心,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急救医学中心、呼吸重症中心、癌症中心服务水平,形成信息联通、综合诊疗、多科联合、防治康复全链条的立体化医疗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医院精准落实帮扶工作,按照淄博市南部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认真履职,认真开展对淄川区医院、沂源县人民医院和博山区医院的帮扶工作,定期派遣中、高级医师对其管理、业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合作。同时,为基层卫生院输送“业务院长”助力健康扶贫,连续4年先后派出24名优秀年轻医生到博山区、沂源县基层担任“第一村医”,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了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扎实推进了健康扶贫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就医满意度。

“今后我们会继续将自身的专科优势下沉,下沉到基层医生手里,下沉到基层老百姓身边,有力推动和落实分级诊疗,让百姓少跑腿,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淄博市第一医院院长陈进国如是说。

惠民蓝图,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昔日“三慌慌”,今日致富忙。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 红色资源作底 绘就小康画卷

□记者赵君杨淑栋报道图:昔日朱彦夫带领村民垦山造田,如今村民们在这里种起了果树。□记者赵君杨淑栋报道图:张家泉...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田园风景美如画2020-07-13 01:20
猜你喜欢:
评论:(大山暖医 仁心更近 淄博市第一医院全面落实“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专项行动)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