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王效 摄)
著名作家马识途今年有几大愿望,其中之一便是在重庆举办自己的书法展。终于,心愿达成,书法展开幕了!
“魂系中华——马识途书法展”于6月19日在重庆市文联美术馆开展。今年,马老107岁,此次展览将展出精选的他100岁至今创作的书法作品107幅。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回重庆办展
对马老意义非凡
“几年前就知道马老有在重庆办展的意愿,因个中周折,未能如愿。先展览于北京,再到成都,兜兜转转,回到重庆。”
成都诗婢家美术馆馆长赵文溱特地为马老的书法展写了一篇前言——《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魂系中华·马识途书法展策展小记》。
赵文溱在文中提到,马老在100岁时(2014年),曾定下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再活5年。到了2019年,她打算给马老办展,马老没有立刻回应。后来她偶然去马老家中拜访,见他正在看一本杂志,上面有几个文坛新人,都受益于马识途文学奖学金,这让马老感到很欣慰。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资助寒门学子,马老答应了赵文溱的办展要求。当年马识途先生105岁书法展,销售所得105万元全数捐赠给了川大。后来马老写道:“若得二岁兮天假我,百龄党庆兮曷能圆。”当时,马老的愿望就是自己能亲眼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马老的这个愿望,一直种在我的心里,成为这次展览的初衷。”于是,赵文溱最早想到的名字便是《向党献礼——马识途艺术人生展》。在她看来,马老的百岁人生,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的篇章。马老承载了太多的岁月沧桑,仍用心中的赤诚与执着,去坚信人生的理想。那些燃情岁月中的故事,都被积字成文集;那些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都执笔成书法。
去年,赵文溱征求了马老及家人的意见,说打算给马老在重庆办一个展览,一是因为马老是有着83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又恰逢建党百年;二是马老作为重庆忠县人,之前没有在重庆做过展览,加上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打造,这个展览会意义非凡。
赵文溱没想到,这个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马老和家人的同意。接着筹备工作开始,“想着这么大件盛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赵文溱给四川省作协和四川省文联汇报了这个事情,很快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并在作协的协助与联系下,落实了重庆文联的展览场地,把展览时间敲定在今年的“七一”之前。
时间、地点落实后,便开始了作品的挑选。因马老一直有意愿在重庆办展,便留了许多作品在身边,加之他兴致极高,又新写了很多对联,作品很快便挑选完毕。一共是107幅书法作品,涉及多种书体,便于大家对马老的书法进行研究。“我特意选了许多100岁及今年107岁的作品,总觉得有特别的福气。想把这份福缘,通过展览,甚至是收藏来进行传播。”赵文溱写道。
赵文溱还提到,第二次到马老家挑选作品时,马老的女儿马万梅老师拿出了一幅不足半平尺的作品,内容是《魂系中华》,突然,他们有了默契,觉得用这个作为展览题目,极好。遂马上和作协进行沟通,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最终将展览定名为:魂系中华——马识途书法展。
自幼学隶临碑
却不敢以书法家自命
马老的精神深深影响着赵文溱,她在策展手记中表示,“马老封笔告白有言:‘文缘未了情无已,尽瘁终身心似初。’是的,人生路漫漫,我们来到世上,能够保持初心,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不多。马老是人瑞,哪怕他现在已经107岁高寿,依然日日不懈怠的努力,写字做文章,他的精神,是我们后辈学习之楷模。他在文学创作的闲暇,还撰写‘甲骨文拾忆’,尤其是封笔之作《夜谭续记》在2017年完稿后,103岁的马识途便全身心投入关于甲骨文、金文的古文字研究,写出拾忆两卷。中间,马识途先生曾因住院而中断过创作,但即使生病住院,也一直把这部甲骨文书稿记挂在心。而这本《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有望在今年面世,真是为中华古文字‘延年益寿’。”
“上周我再去马老家时,只见他安静地坐在窗前,一手拿着几张手稿,一手拿着放大镜,正在仔细校对和修改。据马万梅老师说,这是老爷子又想写书了呢。我还笑言去打下手。如果有更多的故事能被马老讲述出来,那才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赵文溱写道。
在马老的“告白”里,他称自己不敢以书法家自命。“他的德艺双馨,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博闻和自谦,让我有片刻的出神。想到自己,从毕业到现在,好像只是荒增了岁月,虚长了年华。于社会,的确所做极少”,或许这也是赵文溱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我希望通过此展,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让大家在了解马老的同时去学习马老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直面人生、去努力奋斗,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正如花开不是为了花落,是为了绽放。生命也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
告白
余自幼学隶临池汉碑,垂九十载,因未得神韵,无大进步,及长忙于公务及文学创作,未亲翰墨,惟公余之暇,兴之所至,偶操笔墨以自娱耳,迄未敢以书法家自命也。今正当党庆百年之际,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重庆市文联与著名诗婢家合作于重庆市举办余之书法展,余感佩之余,尤多惶愧,兹敦请书界同仁及至亲好友光临赐教,余不胜感激之至。
二零二一年六月 写字人马识途 谨白
时年百零七岁
书法艺术历来讲究先文后墨,文墨并重,所以书法乃文人之余事才成为千古共识。马老作为著名作家操笔弄翰,实乃一个真正文人的分内之事。在文学创作之余,马老钟情书法数十载,在汉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隶书艺术和笔墨语言,殊为难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老的书法作品,有很多都是其自作诗词或自撰楹联,这无疑是马老与一般书法家的本质区别,与历代文人墨客息息相通,血肉相连,这也是值得当代很多书法家学习的地方。在我看来,马老书法的真正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在马老的书法创作中,小行书作品文气斐然,自然书写状态下,线条生动,笔墨老到,颇耐咀嚼,不是那些只知玩弄笔墨技巧的书法家可以比拟的。 ——四川作家书画院院长 杨宗鸿
马老的隶书,形态端正庄重,笔墨造诣颇深,结字谋篇既有汉碑功力,又有自主创意,充满学识修养、充满正气品质、充满高古境界,非久久为功而不能练就。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一个革命者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一个艺术家坚守艺术理想的恒心。看得出,马老一直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一往无前,虽百岁高龄,仍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实属难能可贵,实在值得我辈奉为楷模!
——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省文联副主席、著名画家李兵
新闻推荐
成都10分钟内违停驶离 今起可免处罚 10分钟如何计算?来看交警权威解答
10分钟如何计算?来看交警权威解答6月18日,成都“违停消除申报”柔性化执法措施正式实施。简单来说就是10分钟内违停车...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