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一位 86岁老人的奋斗之路 记“兰州好人”陈守文

来源:兰州日报 2018-12-26 01:18   https://www.yybnet.net/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晨文/图

退休不退岗全力推动群众文化事业

冬日的一场大雪,让村里的道路有些湿滑。西固区柳泉乡东坪村的人们匆忙地走在路上,置办着自家的年货,而在院落或墙根,不时传来几声零散的鞭炮声,整个村庄已有了浓浓的“年味”。

晌午时分,东坪村村民张义强来到离家不远的非物质综合文化馆,津津有味地欣赏馆内收藏的书画、手工艺作品、毛主席像章、铁芯子模型……几乎每一件展品都让他流连忘返。

柳树乡东坪村的这座非物质综合文化馆,占地200平方米,馆内存有红色收藏、科学发展、丝路文化、书画作品、文娱活动、工艺制作、民俗传承、农耕文化等八大类千余件展品。丰富的实物、众多的展品,总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赏。

“这些展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老陈捐出来的,建了这个文化馆后,老陈把自己毕生收藏的东西拿了出来,作为展品观赏交流,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张义强说。

父老乡亲们口中的“老陈”,名叫陈守文,是一位现年86岁的老人。在兰州市西固区柳泉乡,只要说起这位老人,大家都会啧啧夸赞。

1932年5月,陈守文出生在柳泉乡的一个文化世家。参加工作后,他曾先后担任东川公社、陈坪公社的主任、书记,西固区粮食局党委书记,西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务。

1993年,陈守文光荣退休,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但他并没有选择安逸度日,而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上。

随后的25年,陈守文老人孜孜不倦的弘扬传统文化、端正乡风乡俗,推动柳泉的群众文化发展。1996年,在他的建议和倡导下,成立了柳泉乡书画协会、武术协会、音乐协会、戏曲协会、文艺协会、老龄协会等六大协会和“世大”文化基金会。在这位老人的带领下,柳泉乡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成为全省闻名的“文化之乡”。

如今,走进陈守文老人的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本本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的理论学习的笔记本。数十万字的工整小楷,装订成册的泛黄宣纸,一撇一捺间,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也记载了老人“党员退休不退岗”的坚定信念。

倡导建成碑林让村里的文化留存下来

“怎么让村里的文化留存下来,风吹不走、雨淋不烂,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建碑林!”退休后的陈守文,尽管年逾古稀,但依然十分关心柳泉乡的文化事业。陈守文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到处筹集资金,在柳泉乡歇驾坡绿化坪台处新建了柳泉文化碑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10月,碑林终于开工修建,陈守文和他的同仁们马不停蹄,收集作品、审查刻碑。现已建成书院、三开彩门、台阶、露天舞台及前看台,已立碑60余通,总投资15万元。柳泉碑林的建立,得到了省内外书法艺术家的支持和赞扬,也大大提升了柳泉乡的人文环境。

巍然耸立的碑林,聚焦了陈守文的文化情怀,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同时,为表达对建碑林的捐款单位和个人的感谢,所有单位一个人的退休生活可以有多种选择,或养花弄草,或品茗饴孙,但现年86岁陈守文老人,却选择了一条挖掘整理、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奋斗之路。

陈守文出生于1932年5月,西固柳泉乡人,曾担任西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1993年退休后,这位老人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柳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在这位老人的引领下,柳泉乡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成为全省闻名的“文化之乡”。多年来,陈守文老人荣获“兰州好人”、兰州市“农民艺术家”、“感动西固”道德魅力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名称和个人姓名,老人都用整齐的楷书精心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中。

退休后,陈守文始终全心全意致力于全村书法、戏曲、社火、武术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由于对文化的爱好,多年来陈守文收集了各种脸谱千余幅,其中有自己在鸡蛋壳上画的30多个袖珍脸谱。同时,他精通剪纸、音乐、摄影等技法,并收藏毛主席纪念章、毛主席画像近千枚(幅)。

2015年5月起,陈守文将自己毕生收藏全部捐献出来,着手筹建东坪村非物质综合文化馆。在陈守文的亲自指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支持和文化传承爱好者的帮助下,历时2个月建成了占地200平方米的东坪村非物质综合文化馆,藏有八大类千余件展品。

琳琅满目的展品中,色泽鲜艳的脸谱、美轮美奂的剪纸、精致典雅的铁芯子脸谱、铁芯子,以及剪纸、书法、毛主席纪念章等大部分藏品,都为陈守文无偿捐赠。在陈守文老人捐献出的藏品中,有不少已失去颜色的剪纸,是老人多年的珍藏。

“这些剪纸基本都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剪纸的样子来自于当时女人绣花鞋上的图案,通过欣赏这些剪纸,百年前这里人们的生活从中可见一斑。这正是其珍贵之处。”陈守文说,由于剪纸作品非常不容易保存,所以老一辈人为了把独有的剪纸图案保留下来,就用油灯熏烤出了图样,然后传承到后人们手中。

发掘乡里文化撰写数百万字地方史话

多年来,陈守文坚持致力于柳泉历史的挖掘、整理和收藏工作,撰写了200多万字的《云山日记》和《云山杂记》。他和王生辉等人走街串巷,寻找知情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历经5年,收集资料44万字,最后成书25万字,整理编撰了《柳泉乡志》。

为了解柳泉乡人口变迁,他跟随着几代柳泉乡人的足迹,先后多次前往皋兰、定西、景泰等地走访、寻找知情人,抢救出了非常珍贵的口碑资料。

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他又精心编写出《柳泉八古》《柳泉变迁史话稿》《柳泉武术史话稿》和《柳泉史拾》等地方历史文献资料,为柳泉乡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陈守文奔走各地寻找知情人的过程中,曾经走访过一位老人并从其口中了解到了一些珍贵的资料。3天后,他获知老人已经去世,心中真是百感交集。“留下的就留下了,如果找不到也就永远流逝了。”

“在农村,民俗民风非常重要,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就靠这些东西。人活一世,总要为社会留下些什么,等我走后,能为党为人民保留下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料,那才是无价之宝。”回首多年前的往事,陈守文老人不禁感慨万千。

为了培育书坛新秀,陈守文老人义务举办了柳泉少年书法学习班,学生们用惯了钢笔、铅笔,不会拿毛笔,他就手把手地一个一个教。数年时间,他为100多名学生免费辅导书法,其中有3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书法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中国传统文化要不断传承,但现在有部分年轻人却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我想在有生之年,收集整理更多更全的资料,把这些濒临失传的文化记录下来,将宝贵的中国瑰宝艺术传承给后人,这是我的一个梦想。”陈守文老人说。

新闻推荐

兰州市什川古梨树保护条例

(2018年6月28日兰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18年11月29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位 86岁老人的奋斗之路 记“兰州好人”陈守文)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