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德昌 > 正文

德昌火草麻布和骡马市场(上)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7-16 04:59   https://www.yybnet.net/

傈僳族新娘。

将火草叶揉捏成线,成为火草线。 宋明摄

德昌傈僳族女子在制作火草麻布。 宋明摄

新嫁娘的衣裳都是女人自己织做。

□李贵平/文 宋明/图

这些年走过不少民族地区,发现凉山州德昌县十分特别。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如果说,“满汉全席”是一道刺激人味蕾的美食盛宴,德昌就是一道俘获人耳目感官的视觉盛宴:清代钟鼓楼、锦川石拱桥、永兴大石墓、字库塔群、圣心堂教堂、旧骡马市场,以及傈僳族竹楼、火草麻布、刺绣技艺、嘎且且撒勒舞……

壹 傈僳族姓氏很特别

第一次听说德昌,是2007年5月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那是成都早期的国际盛会之一。开幕那天,市民奔走相告,风烟滚滚排跶而去,现场人山人海。我几乎是被汹涌人流悬空“抬”走的,无意中瞥到有个德昌展区的火草麻布,怕继续随波逐流,大喊一声“哎呀,有蛇!”才被“轿夫”们躲避性甩在地上。

“那竹棒儿有如一根极坚韧的细藤,缠住大树后,任那树粗大数十倍,不论如何横挺直长,也休想再能脱却束缚。”《射雕英雄传》里,金庸把洪七公那根用竹子做的打狗棒,描写得无敌于江湖,只有黄药师的竹制“抖音”洞箫可以比一比。

这只是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但在德昌县傈僳族人的现实生活中,细细竹子,还真的撑起了他们厚重的建筑文化。

德昌县有一首古老民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说早在数千年前,德昌的先祖就知道用竹子制作箭头、弓弩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

傈僳族大多居住于高山、坡地、河谷地区,数十家为一村寨。靠江边地区户数集中,山区分散,村寨之间也相距较远。德昌傈僳族主要聚居地为南山乡、金沙乡,分别距德昌县城17公里、27公里。这两个乡以前出过不少南丝之路的马帮。

金沙乡位于金昆高速东侧的安宁河畔,是四川省四个傈僳族乡中最大的一个乡,有近3000名傈僳族人。那天上午,导游羊丁带我们去参观。这位穿红色窄袖上衣、淡蓝色百褶裙、帽沿缀满银饰的漂亮姑娘,两年前从民族大学毕业后回德昌搞乡村旅游。

羊丁一见面就笑着说:“我叫羊丁。你们知道我姓啥吗?”她说,傈僳族人的姓氏很特别,跟自然崇拜有关,家畜、家养、植物、农具,什么都可以靠拢去。比如李、丁姓自称“别杂扒”(养蜜蜂),即“蜂”氏族;王姓自称“觉杂扒”(竹子建房),即“竹”氏族;杨姓自称“阿尺杂扒”(养羊最多),即“羊”氏族。“外地人开初叫我们姓名,听到虎豹牛羊啥的,不敢乱张嘴儿哦。”这女孩儿说话像叮咚山泉一样好听,笑起来露出贝齿般的雪亮白牙。

贰 能工巧匠的杰作

金沙乡观音堂村,是个新兴乡村旅游展示区,到处散发着竹子的清香。羊丁姑娘带我们走进一栋竹制干栏式建筑参观。她说,傈僳族竹楼建筑,一般是先在地基上打入数十棵木桩为基柱,木桩打好后,除选用几棵高大的支撑整个房间的柱子外,其他的在上面铺以竹制楼板,上以茅草履盖,房屋以上篱笆作墙壁。这种小楼以数十棵木桩为基脚,故称为“千脚落地”房。

竹楼上住人,一般用竹篱笆隔为两格,两间屋中央都设一火塘,备三角脚架,作为煮饭烤火之用。火塘内终年生火。遇有客人来,主人则把火塘边让给客人住。竹楼下一般作养牛、猪等牲口用,竹楼四周辞为园地,种以瓜果、蔬菜之类。

傈僳族的竹楼简单、实用,它既可以防湿、防兽,又便于搬迁和兴建。一座新房往往在一天之内能建成,否则认为是不吉利。建时就地取材,全寨相助。新楼一旦落成,寨中男女老少便前来致贺。

舟亢《建筑的魅力》一书(华文出版社,2009年,P56)里介绍说,四川德昌傈僳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这种竹楼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

同是傈僳族,丽江傈僳族的建筑则不一样,那里多为木结构楼房,四周用长约一二丈的方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形状类似木匣。因受汉族建筑的影响,丽江傈僳族也时兴修建土木、砖木的房子。

那天在观音堂村,羊丁还带我们参观了许多好看的竹桥:梁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优美。绿幽幽,黄灿灿,真是无竹不成桥。

当然,除了竹楼,傈僳族还有一些石头房子,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这样的石板房,雨季,屋顶石板遮挡,水不入室。晴天,满室潮气蒸发,沿缝隙四散飘逸,室内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内,冬暖夏凉。房子中央摆了个大火塘,上面放3块石头,作为烧饭时的支撑,冬天,全家人都围着火塘吃饭睡觉。这也可以看出,如今的傈僳族人在吸收外来建筑文化方面的睿智和包容性。

在金沙乡民俗文化广场,有个二十来岁的养蜂能手,他熟练地展示了放蜂标、割蜂巢等“危险”动作。驾轻就熟的操作,赢得现场赞叹。

“养蜂算是傈僳人家的生财之道呢。”羊丁姑娘说,很多傈僳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悬挂着马蜂窝,马蜂嗡嗡嗡来回飞舞,犹如在奏鸣乐曲。作为曾经的狩猎民族,捕猎野蜂是傈僳人狩猎的一项技能,每年8月前后取第一次蜂蛹,9月、10月再取一次,摘取后将蜂巢缝好循环利用。

叁 火草麻布的传承

文献记载,德昌傈僳族,早期居住在“窝勒”(今攀枝花市郊)一带。清嘉庆年间,族人因战争逃往今米易、德昌境内。因交通不便和长期的“隐居”习惯,德昌傈僳族至今保留着许多旧时的传统习俗,最有名的就是“火草麻布”。

我在2007年成都首届非遗节上,就听说了德昌傈僳族的火草麻布。

当时,参加非遗展示的德昌傈僳族文化人李文华介绍,每年农历六七月,傈僳族妇女纷纷出门上山,采撷深箐里的野生火草叶,她们将火草叶片用水浸泡后,撕下白色绒膜,捻成火草线儿。

原来,居住在高山上的傈僳族人,祖祖辈辈依靠火草麻布遮雨御寒。这种火草麻布,是用火麻编织成的。火草,是德昌本地长的一种植物,叶子背面长有一层白色绒毛。人们从叶子上刮下绒毛,晾干,再将绒毛捻成细线织入麻布中,就叫火草麻布。火草麻布虽是一种麻布,但里面织有火草,质感柔软,穿在身上缓和舒适,被傈僳族人视为麻布中的极品。

以往,妇女们每到农闲时便要待在竹楼里,制作麻布,有一首火草歌谣很著名:“傈僳儿女们,六月好时光。火草叶面绿,背面白晃晃。叶儿闪悠悠,火草窝儿旺。六月不扯草,过时无用场?”这种麻布制作起来很复杂,从割麻、制麻线再到织布,有几十道工序,做一件衣服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现在,很少有人能坚持做下去了。

傈僳族火草麻布还能坚守多久?导游羊丁讲,如今,德昌金沙乡55岁的火草麻布领军人物李从会,仍带着一群人在传承其制作工艺。为了保护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昌县成立了一个火草麻布种植合作社,划了10多亩地种植火草,合作社由傈僳族文化学者李文华的妻子熊国秀负责。不仅吸纳了越来越多本镇的贫困户加入,还吸引了邻近乡镇贫困户主动加入……她们在李从会、熊国秀的带领下,实现了居家就业,增收致富,增强了脱贫信心。“傈僳族人组织人力种植火草与麻,目的是让制作火草麻布有材料可取,避免咱们祖先留下的工艺失传。以后我不当导游了,也去跟姐姐们学学。”羊丁姑娘说。

新闻推荐

2030年 凉山将县县通高速

2030年凉山将县县通高速截至2019年底,除布拖阿布洛哈村外,凉山州其余乡镇和建制村均实现了乡镇通油路,村通硬化路。...

德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德昌火草麻布和骡马市场(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